"呼吁南方周末向环球时报致敬!"——这是南方周末前评论员李铁昨天在微博中的喊声,而且看上去应该也不完全是反讽。
作为环球时报当家人,胡锡进倒也就欣然接纳了老对手的微博"致敬":"致力于让敏感的事情逐渐脱敏,把以往不能谈的事在媒体上谈出来,把以往不能提的名字在媒体上写出来,这也是推动舆论进步的一种方式 。中国需要变得逐渐不那么敏感,更自信、宽容和强大。"
致敬和自豪,都是因为昨天那篇《法律不会为异见人士搞"私人订制"》。与时俱进地借用冯小刚电影新作片名,这份人民日报子报再一次"特立独行"地写出了敏感人物的名字:"美国国务卿克里10日呼吁中国释放处于服刑和关押中的刘晓波、许志永等人,几个小时后即遭到中国外交部发言人的拒绝。美国方面很清楚他们的'敦促'属于中方不可接受的内政干涉,但美方还是选择在世界人权日以及今年诺贝尔和平奖颁奖的当天放这个炮。作为'自由世界'的领袖,美国不表这个态、不做这个秀,大概无法向国内外交代。"
刘晓波、许志永。从通过新闻审查的角度来看,这两个名字也像是只为环球时报"私人订制"。放眼全中国,没有任何一家媒体能够像这份报纸一样,总能冲入由敏感词组成的禁区,实现客观上的"脱敏"。
于是,跟在胡锡进的身后,凤凰网终于可以带头在首页展示许志永的际遇了:"许志永是北京某大学的讲师,今年7月因涉嫌'聚众扰乱公共场所秩序'被刑拘,港媒称,他近日已被正式起诉。从刘到许,西方舆论经常把他们称为'异见人士'。"
当然,亦正如批评者所指责的那样,环球时报能够那么多次在敏感区域里来去自如,是因为自有一套响应宣传官员目标的议程设置技巧:"刘、许等是受到中国法律制裁的少数人。刘当时经历了严格的司法审判,要求释放他们是公然挑战中国的司法权威。中国法律不是为他们特制的,中国也不会因西方施压或说情就为他们网开一面。连普通中国人都能看到,异见人士中有一些最偏执的人在与中国现行法律和国家机器对抗,他们要强行改变甚至颠覆中国基本政治制度,他们不光有言,也有行。由于有西方支持,也因为中国社会总体上变得宽容,他们当中的一些人对极端做法有恃无恐,或心怀侥幸。他们决不仅仅是'有不同意见的知识分子'……中国人这些年越来越自信了,包括在人权领域。我们既不接受西方的压力,也不因为逆反而成心朝相反的方向走……中国就该这样坚定地走下去。我们的社会将越来越宽容,但法律也会越来越神圣不可侵犯。有些偏激的异见人士需主动适应中国的政治法律现实,而不是让法律为他们的梦想搞'私人订制'。那样的话,他们就有可能在中国多元化的时代扮演独特的积极性角色,而不使自己成为挑战法治的破坏性元素。"
这并不是环球时报第一次针对许志永发表社评。4个月前,当许志永刚刚被刑拘时,就有过一篇《表达异见不能越过法律边界》,讽刺那位维权律师"像是陶醉于自己的'勇敢'里"。
然而,正是这份"勇敢",让许志永的同情支持者在过去数日中,从极其严密的微博微信管制中寻觅缝隙,极尽可能地扩散一份针对许志永的起诉书,并为文中所陈罪名而悲愤不已。
这份由北京市人民检察院第一分院和北京市公安局落款的起诉书,指控许志永"系一系列聚众扰序行为的幕后指使者":"2009年底至2010年初,许志永受王功权指使设立了教育平权项目后,许志永、王功权等人组成决策委员会多次开会研究如何推动该项目。后许志永利用个人影响力多次参与非京籍家长群体聚会,并通过聚会商议、网上勾连、印制宣传材料、当街散发宣传材料、发表微博、文章等形式,多次煽动非京籍家长群体赴教育部门聚会,向政府部门施压……在许志永等人的组织、策划、煽动下,发生了包括'7.5、2.28'在内的多次非京籍家长到教育部门聚集滋事案件";"2012年9月11日,许志永伙同丁家喜、赵常青等人聚会,商议开展'财产公示'活动后,许志永、丁家喜、赵常青、李蔚、王永红、孙含会等人又多次聚会密谋,继续商讨开展'财产公示'活动具体细节,期间上述人员为不断扩大活动影响,达成要上街散发传单、张打横幅的共同决议,又经商议后统一出资制作了传单、横幅等物品,并分发给相关涉案人权,使该活动从'在互联网上征集签名'遂步升级到'上街张打横幅'等非法活动。在许志永、丁家喜、赵常青、李蔚等人的组织、策划、煽动、带领下,自2013年1月以来,我市发生包括'1.27、2.23、2.24、3.09、3.31'在内的,多次由多人实施的在'朝阳公园、清华大学、中关村广场、西单广场'等公共场所,张打横幅、散发传单、造谣演讲等扰乱公共场所秩序行为。"
根据这份起诉书的描述,许志永的同情支持者纷纷出言谴责指控之荒诞。@王晓渔9日所言即有代表性:"认真阅读了一份起诉书,学习体会到三点精神:一、如果朋友聚会,之后没有召开新闻发布会公布聊天内容,叫做'聚会密谋';二、如果在公共场合打出横幅,警察阻止之后离开,叫做'以逃跑方式阻碍民警执法';三、'国家不是党的私家花园'、'要求领导人公布财产和子女国籍',均属于粗鄙语言。"
不过,这些嬉笑怒骂均遭遇了极其频繁的删除屏蔽。即便是环球时报昨天予以"脱敏"之后,许志永的名字仍然是网络敏感词,更不用说再无其它任何中国媒体跟进报道。
胡锡进的成功也就在于此。这不,昨日同期发表的另一篇社评《议题设置权,传统主流媒体的生命线》,分明就是自我表扬:"如今一件事情常常在社交网站上最早曝光,或者通过社交网站获得放大效应。社交网站上最初的评论倾向对后续评论具有很强引导能力。有的传统主流媒体也往往掉进社交网站营造的氛围中,成为被引导者……传统主流媒体一定要发挥自己的思想优势,以及新闻业务优势,决不能将自己矮化成互联网的一颗颗'卫星',整天围着后者转。此外传统主流媒体需要努力扩大报道空间,国家行政当局也应支持它们更加开放地从事新闻业务,不能为了各部门的舆论私利限制主流媒体,这是重建传统主流媒体影响力的关键性外因。"
人大新闻学院教师马少华在腾讯大家专栏说,这其实就是"环球时报喜爱的修辞"。
本文免翻墙链接:谷歌镜像 | 亚马逊镜像
相关日志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