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2月14日星期六

墙外楼: 笑蜀:王功权已经认罪?

墙外楼
网络热门话题追踪 
Increase Web Conversions

Learn how marketers like you are using real-time web personalization to drive engagement and conversions. Download today!
From our sponsors
笑蜀:王功权已经认罪?
Dec 14th 2013, 14:13, by 墙外仙

12 月 3 日,被称作公民维权活动第一案的"新余三君子" 案开庭,中外瞩目。次日,同属公民维权活动系列案的许志永案、赵常青案、丁家喜案,也都移送检察院,意味着开庭在即。5 日,香港《南华早报》报道,公民维权活动支持者、被拘押两个多月的著名企业家王功权认罪,而且认罪录像可能在中央电视台播放。
为给三中全会让路而一度沉寂的公民维权活动系列案,至此正式启动。这将是本世纪以来中国最大规模的系列政治案件,一如当年台湾的美丽岛事件,值得全世界围观。
公民维权活动是中国一批民间人士发起的权利运动,以落实中国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人权和公民权利为主旨。首倡者许志永博士是中国著名的公共知识分子,曾因参与 2003 年"三博士上书"导致收容遣送制度废除而名声大振。此后一直投身维权运动,并创办民间维权组织"公盟"。2009 年"公盟" 被强行关闭,许志永本人则被关押一个多月。
重获自由的许志永没有退缩,而是重新投入战斗。2010 年,他发起了著名的"公民承诺",邀请志同道合者签名, 彼此承诺,从自己做起,履行公民义务,追求公民权利。这实际上是中国社会运动的一个转折点,即从传统的维权运动升级为公民运动的转折点。传统的维权往往就事论事,只注重个别事件、个别利益;公民运动不然,它侧重从普遍权利的角度切入民生问题,不仅要缓解民众具体的苦难,更要从社会结构的角度设法解决苦难的原因。它不是自下而上的暴烈的革命,而是自下而上的公民社会的自我成长。它试图以这种生长的力量来改变,来推动中国的和平转型,让深陷泥潭的危机中国可以软着陆。
由此注定了这场公民运动的气质,即它是进取的,理性的和温和的。也就因此,它吸引了各阶层各族群的人参与, 其规模如雪球越滚越大。它推动的官员财产公示成为 2012 年中国舆论的焦点话题;它推动的教育平权不仅是舆论焦点, 更迫使教育部不能不让步,部分调整了高考政策,令千万底层民众受益。它推动的公民同城聚餐,参与者也多达五千人之众,席卷全国十多个城市。中国社会运动一直以来的最大问题就是边缘化,局限于小众,不能影响大众。公民维权活动显然走出了这一重围,开始与主流社会对接,犹如安泰终于可以立足于大地,获取真实的力量。这是中国社会运动的历 史性突破。
正因为如此,才招致当局的强烈反弹。当局最大的忌惮, 是民间自组织。公民维权活动小心翼翼地避开了组织化的高压线,去建制化,去中心化,仅仅是建立于共识和默契基础上的自愿合作。但即便如此克制,在当局来说仍属于不可容忍, 因为江泽民时代以来的一个统治经验,就是所谓"扼杀于萌芽状态",即不是等到民间组织瓜熟蒂落才出手,而是在其刚露苗头时就予毁灭性打击,让民间永远没有自组织的空隙, 永远一盘散沙。公民维权活动虽然没有组织形态,但客观上产生了强大的聚合能力,何况其运作范式、其基本理念开始为主流社会所接受,有强烈的示范效应。这就注定了公民维权活动的厄运。
自今年三月起,当局展开定点清除。公民维权活动的参与者如北京的赵常青、丁家喜,上海的李化平,湖北的刘家财, 江西新余的刘萍、魏忠平、李思华等,一个个应声落网。今年 7 月,镇压进入高潮,公民维权活动倡导者许志永、郭飞雄都被抓捕。著名的风险投资人王功权,也因支持许志永,遭当局拘禁至今。据统计,半年中被捕的公民维权活动人士,多达二十余人,远远超过了对零八宪章的镇压规模。受害者中, 有刘萍那样的底层民众,有许志永那样的知识分子,有丁家 喜那样的专业人士,更有王功权那样的企业家,几乎覆盖整个的中间社会。
但是,抓人容易,发落却没那么容易。12 月 3 日 "新余三君子"案开庭,而此前出台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已经公布了司法相对独立尤其要建立人权司法保障的蓝图。新余开庭当天,最高法院院长周强更是率法官集体宣誓忠于法律。法治承诺犹在绕梁,却对公民维权活动人士大打出手,难道不是自打耳光么?更要命的是,虽然经过长达半年的地毯式侦查,几乎什么手段都用上了,警方却并没有、也不可能掌握公民维权活动人士犯罪的过硬证据。
这种背景下的"新余三君子"案,显然是一个试点。当局可能认为,新余地处偏僻,"三君子"知名度也有限,从新余入手启动审判程序,镇压成本相对可控。但事实证明当局打错了算盘。"三君子"案开庭后,站到辩护席上的几乎是当下中国最豪华的律师团队。他们气势如虹,把公诉人变成了绝对的弱势群体,公诉人根本没有还手之力。在饭局上讨论国事:犯罪;对体制表达不满:犯罪;在空旷地带拍照上网:犯罪。要求官员财产公示:犯罪;要求教育平权:犯罪;要求人大批准政府早签署过的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犯罪。总之,履行公民义务、追求公民权利都等于犯罪。法庭上曝光的这些案情,离奇程度让人叹为观止。虽然所有国内媒体都不得不奉旨闭嘴,但"三君子"案的起诉书和辩护词都被律师上了网,真相通过自媒体广泛传播,媒体效应一点不逊色当年台湾美丽岛大审的公开报道。互联网上充斥着对当局的谴责和嘲笑,令当局被动至极。
新余尚且如此,北京许志永案、广州郭飞雄案,以及赵常青案、丁家喜案会审成什么样子,更不难想象了。可以肯定的是,只要不绕过法定程序,所有那些审判都会是展现公民维权活动风采和人权律师风采的平台。
法律上讨不到便宜,舆论上解套就成了必要。12 月 5 日, 香港《南华早报》报道:许志永的支持者王功权不仅认罪, 而且承诺跟许志永"断绝关系、划清界限",认罪视频可能在中央电视台播放。当局当然不可能真的在央视播放所谓认罪视频,因为他们知道,这么做一定是给公民维权活动最大的广告。至于王许断交,经笔者向王功权主辩律师陈有西、许志永主辩律师张庆方核实,也都属于子虚乌有。《南华早报》的报道显然不靠谱。而奇怪的是,《南华早报》却居然没有采访陈有西和张庆方这两个核心信源,仅凭根本没有机会接触王功权和许志永的间接信源,就把道听途说当作事实写进报道。而且居然能通过该报极其严格的审稿程序。《南华早报》报道被世界各大媒体争相援用,深陷囹圄的王功权则完全没有抗辩机会。
那么真相到底如何?陈有西律师对笔者透露,当局的确在王功权身上下了大功夫,以致短短七十来天中,王功权被提审多达 92 次。11 月初更是每天提审三到四次。这种车轮战式的密集提审,等于变相的刑讯逼供,给王功权造成巨大的精神痛苦。11 月中旬的一次律师会见中,王功权告知陈有西,当局要他写认罪书。陈当即反对。当局对此极为恼火, 拘禁王功权的北京第三看守所随即宣布"修水管",以此为由拒绝所有律师会见。被彻底置于孤立与黑暗中的王功权, 得不到任何外界讯息和帮助,在当局无休止的"攻心战"之下,精神濒于崩溃,终于写了长篇供述。
但是,即便供述,王功权依然保持了尊严。张庆方律师告诉笔者,他看了王功权的供述书,"很感动",因为王功权 "有担当"。他一方面坦然承认自己想早点自由,想早点回家,因此承认自己"低估了政府的容忍度",承认自己扰乱了政府定义的"公共秩序"。答应出去后跟许志永"保持距离",多跟家人在一起,写写诗,帮助青年创业,安度晚年。但另一方面,他坚持认为,许志永等倡导公民维权活动,不是要国家乱,而都是为了社会进步。的确,王功权没有做烈士,
但他仍坚守了良知,如张庆方律师所称,"没做任何歪曲事实和背叛朋友的事"。
就是这样的囹圄自述,也被当局视为救命稻草,迫不及待地通过外媒放风,添油加醋,试图用当事人所谓"认罪伏法"来论证镇压公民维权活动的正当性。"新余三君子"案开庭和王功权"认罪"报道,就构成了公民维权活动系列案全面亮相前的两场前哨战,即法律前哨战和舆论前哨战。前哨战已如此好看,后面的主戏之精彩纷呈,当然不会有任何悬念了。
但无论如何挣扎,当局都逃不脱困境,镇压公民维权活动已经成了他们自己给自己挖的坑。又要号称全面实施宪法, 又要以仅仅把宪法当真的公民维权活动为国家公敌;又要专政的里子,又要法治优先的面子;又要迫害,又要形象;什么都要,这根本就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文明,还是野蛮?二者不可兼得,当局必须做出选择。让王功权回家,让许志永回家,让郭飞雄回家,让所有因争取公民权利而失去自由的公民回家,这不是祈求,而是基于天理的律令。需要用全世界公民社会的声音,来一起呐喊。

——原載亚洲周刊2013年12月15日 第27卷 49期

本文免翻墙链接:谷歌镜像 | 亚马逊镜像

Shop Amazon Gift Cards - Perfect Gifts Anytime

相关日志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