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柏蔚林
很早就有计划想要回国一趟找点做研究的灵感,只是一直也抽不出时间。一直到今年夏天才终于下定决心,刚好也申请到一笔差旅费,于是顺理成章开始打点行装,然 后一路风尘仆仆,连续十个小时飞越太平洋直奔到了黄浦江畔的上海。我在十几年前曾经到过上海一次,只是时间久远,当时也并未久留,因而这座举世闻名的大都 市究竟什么样子,在我头脑中基本上已经完全模糊了。然而这些年在学术文献里的上海,作为中国经济奇迹和快速城市化的代表和热点,却是频频出现,一点也不陌 生。此次行程的目的地选择了上海,也是基于这个原因。从九月初抵沪开始,一直到下旬离开,时间也就三周左右,但仔细想想,值得说说的事情还真不少。
1. 订票记
临 行之前与一位国内来的访问学者聊了几次,主要就是想知道一些国内现在的生活细节,尤其是上海的情况。对方很热情,一再推荐说国内的网路服务,并不亚于美国 这边。后来我自己也上网看看了,主要就是搜寻机票和旅馆的网上服务讯息。单纯从网页上看,倒也不错。于是很快就在一家国内名声很大公司的主页上做了注册, 并开始搜索相关信息。
最初看了一下报价,还和美国网站做了比较,发现价格上还有一些优惠,于是决定在这家总部位于上海的公司 下订单。刚开始还一路顺利,结果到了后来就发现有些问题。看见网页上显示出最后的收据,还觉得效率很高。然后突然又跳出一个界面,说是要收手续费。而事实 上,前面的收据上已经写清楚了,所有费用均已包括在内。这手续费又是从何而来?当时想想,也就觉得算了吧,不规范,但也就几块钱而已吧。结果再往下走,没 有任何解释,显示出信用卡的应付款总额一下子增加了10%,而且界面上除了"接受"之外,没有其他任何选项。当时也就只好点了接受。最后的付款比网站开始 报价要高出不少。
于是我把全部过程回顾了一下,发现网站是在汇率上做了手脚。在开始报价时,使用了一个汇率,也就是1个美元 兑换大约人民币6元多。而在后面的结算中,悄悄地就换成了1个美元兑换5元多人民币。搞清楚了这个游戏是怎么玩的之后,我开始向其客服投诉。半个小时后收 到一封电子邮件,署名是该公司的票务部门,态度看似有些不耐烦,说他们是根据当天的汇率计算,公事公办。我当时看了有些生气,马上回函一封,态度也很强 硬,明确跟他们讲,其一,在收据发出之后再次收费,有违法的嫌疑,其二,我的信用卡并不收取国际结算费用,而你们声称手续费是信用卡公司收取,其三,你们 在报价时使用一个汇率,结算时使用另一个汇率,有商业欺诈的嫌疑。
很快又收到一封电子邮件。这次态度有所转变,说是可以免费取消订单。我当时立即回信表示感谢,并告知请取消这次订单。后来上网看了一下,该网站的主页下面连续几个版面全都是客户投诉。有点想不明白,好好的生意,辛苦积累起来的名声,非要做砸了才甘心吗?
2. 行路记
飞 机落地浦东机场后,乘地铁很快到了上海市区。在旅馆房间打开电视,刚好是上海地方新闻。新闻里正在报道一起交通事故:李师傅开着电动助力车闯了红灯,而另 一个方向恰好一辆汽车通过,于是车祸发生,李师傅受了重伤,被送进了医院急救。汽车驾驶员在碰撞发生后并没有停车,而是加速离开现场。经过警察调查,发现 本来不用负责任的驾驶员,因为出了事故不知所措,硬是把自己搞成了逃逸车祸,最后还进了班房。最后是记者采访李师傅的家庭,大家一致表示,李师傅平常很谨 慎,谁也不知道为什么那天就闯了红灯,遭此大难。看罢这一段,我倒也是颇有些同情,人的命啊,一念之差,看走了眼,谁知道呢。
大 概是时差的关系,第二天一大早6点钟就醒了过来。稍微打点行装,盘算一下要做的事情,然后出发开始当天的行程。距离旅馆不远就是一个很大的十字路口,远远 望去,人流车流交织成一片。很久已经没有见过这样的场面,心理上即熟悉又很有陌生的感觉。等到了十字路口,四下里随意看看,不由得大发感慨起来:这下算是 明白昨天那位李师傅是怎么回事了,十字路口上,驾驶着电动车的各位张师傅,王师傅,牛师傅,马师傅,男的,女的,老的,少的,带小孩的,载客的,闯红灯, 逆行,在行人道上横冲直撞,无所不有。后来回想起来,我在上海几个星期,仅仅见过两位骑士戴着头盔。交通事故率高,也难怪了。
总 体而言,上海的交通信号设施的确与国外高度接轨,即便在国外生活惯了的人,来到上海,一点也不会感觉陌生。当然,固定的信号设施与国外完全一样,但是行人 车辆的行为却是大相径庭了。有一天走在大连路上,要过一个十字口。看见前面斑马线上是红灯,于是就停下来等着。很快转了放行,于是抬脚向前。看见右边过来 一辆汽车,同行的几个人都纷纷止步,只有我按着老习惯以为汽车会停下来让行人,就自顾自地继续往前走。谁知那车子根本没有要停下来的意思,而是一路加速疾 驰而过,司机一边打着手机,还怒目圆睁吼了几声。
直观印象上,上海的地铁系统四通八达,一直也很准时,车厢内的报站系统也很 清晰明了,而我则从第二天开始就已经在地铁上给别人指路了。当然,时有所闻的儿童在地铁上大小便的事情也亲眼见了一回,让人有些不知所措。每节车厢的门口 一侧都有一个紧急呼叫系统,意思是紧急情况下可以与工作人员通话联系。这似乎也是国际惯例,但所有的呼叫装置都加有铅封,而且还有警告语,不得乱动之类。 看似就是聋子的耳朵,摆设。尽管"乘车先下后上"的口号喊了不下几十年,也是尽人皆知的常识,但实际上从来也做不到,哪里都一样。地铁的设计者大概为了适 应这一基本国情,甚至在站台上都清晰地标出哪里是下车的地方,而上车者应从门的两侧进入。然而即便就是这样已经迁就到家的设计,服从者也寥寥无几,总是有 很多人无所顾忌站在车厢门口,车门一开就迎头挤入,根本不顾及是否有人下车。不过我真的很喜欢地铁里的宣传片,好温馨,笑容可掬的警察推着老人的轮椅,行 人之间彬彬有礼,机车礼让行人,孩子的笑容花朵一般。
3. 民工记
根据最新的人口普查结果,上 海的外来人口大约将近九百万,而这里面外地来沪打工的农民工又占了多数。我访谈的第一位打工者就是住宿旅馆的清洁工人。简单聊了几句,得知是江苏人,全家 都在上海打工,做的是类似的工作。问及有无在上海落户的打算,对方直接笑了起来,直言"这不是我们待的地方,哪里买得起房子","根本不可能拿到户口," "以后还是会回去"。但究竟何时才会回去,其实自己也"不知道",现在也就是过一天算一天。后来又访谈了不少人,令我比较惊异的,是无论对方什么职业,什 么年龄,原籍何处,得到的答案竟然都惊人的雷同:自己无法在上海落户,早晚还是要回老家去,现在飘在上海无非就是希望能挣点钱而已。
旅 馆不远处是一家大型连锁超市,作为商业区整体的一部分,超市旁边就是一片规模可观的餐饮区。这对我这样的旅客来说简直是妙不可言,有时候需要买些日用品, 出门几分钟就是这家超市,然后顺路也解决了吃饭的问题。当然选择这里的另一个直接原因,就是可以很方便地近距离观察这些以外来打工者为劳动力主体的地方。 就研究方法而言,去跟他们直接面谈采访,说实在的,已经谈不出什么新鲜话题,所有人的故事总结起来也就是那么几句话。但是近距离观察这些外来者的工作,却 能看到一些为人所忽视的东西。
中国当代的社会关系,简单而言,一个很大的特点就是缺乏人与人之间的互相尊重。这一点在大城市 居民和外来打工者之间更为明显。每次午餐或者晚餐的时候,我总是会用一点时间观察这些打工者如何与顾客互动。非常简单,就是纯粹的钞票关系,一手交钱,一 手交货。前后断断续续观察了一个星期,没有见到任何一名顾客对服务员表示过礼貌意义上的感谢,而服务员也从来都是应付差事,脸色从来没有好看过。我自己在 美国多家餐馆打过工,对里面的情况了解不少,也结识过不少各个国家的打工者,虽然工作很辛苦,但是大家都很开心,没见过像国内服务业打工者的这种郁闷心 态。
有人可能会认为"这又有什么关系?" 但其实我们需要明白,希望受到别人的尊重,是每一个人的本能,包括这些外来的打工者。而且人与人之间能否互相尊重,也能从深层次反映出一个社会的关系内 核。在美国社会里,一个人的身份无法从种族、肤色、语言、住址等特征被判断。一个美国公民可以是任何肤色,甚至从来不会讲一句英语。但是中国社会是完全不 同的,社会阶层间等级分明,任何人都可以轻易地判断出谁是城市里的外来工,尤其是农民工,因为他们的经历和身份就写在自己的脸上,他们对于城市的畏惧、愤 懑与无奈也都显而易见。在现实中只需通过一点简单的观察,就能知道,很多时候那些打工者水平低劣的服务,在很大程度上,其实就是自尊心受到伤害后的一种反 抗行为。当然,并不是每个人都明白,一个人与人之间缺乏互相尊重的社会,其实每时每刻都在付出着各种各样看不见的成本。
4. 大学记
这 次上海之行的目的之一,就是拜访一些上海高校的学者。在落地上海之后,我很快就给几所大学的几位学者发去了电子邮件,预约了见面的时间。可以这么说,在这 次的上海之行中,有几位学者的确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首先见到的是一位年轻的学者,很直率,一点不忌讳,一开始就给我介绍了学校里各种清规戒律和学生里 的信息员制度等等。虽然以前也听说过这些事情,但很多的细节,还是令我有点震惊的感觉。毕竟这是一所国内知名的大学,历史十分悠久了。而在另一方面,他也 很有自信,认为现在学生也不是那么没有头脑,辨别是非的能力还是在逐渐加强,洗脑和反洗脑天天都在同台上演。那天研究方面的事情也谈了一些,不过很多话题 还是跑得很远。
很有意思的是一位无意中遇到的学者,在我和前面这位青年学者讲话时碰巧加了进来。在我简单的自我介绍了一下之 后,这位学者告诉我他的方向是"对外汉语"。我听了以后觉得很莫名其妙,难道汉语还有对内对外的?后来听了他的介绍才知道,这就是对外推广汉语的一种机 构,按照他自己的话说,就是中国花钱,请外来国人来学汉语,来游山玩水,然后拍屁股走人,就是外宣机构的一部分。现在的大学,尤其是名校,政府拨付的经费 非常充裕。
对此事我的确是有点惊讶,因为在宣传里,似乎现在世界上汉语很热,大有天下归心,万邦来朝的感觉。于是我追问了一 句,那这种对外教育模式效果如何呢?这些老外应该对中国政府感恩戴德了吧?这位学者回答得很直率,哪有的事情,现在的汉语推广模式,就是拿钱收买,到处撒 钱。但问题是,你越是用好处吸引人家,人家拿了你的好处,反倒更加看不起你。说到这里,大家都是连连摇头。的确,在美国的中国学生一年多过一年,都已经到 了被称为"流血生"的地步,成了很多美国高校重大的收入来源。我曾经见过一位中国小留,成绩太差,按规定被学校除名。然后学校展示了慈母一般的关爱,专人 辅导他重新申请,重回校园。其实谁都明白这是为什么,这位小朋友属于那种根本不把一年几万美元学费当回事的人。
参观了几所著 名大学的校园,感觉基本上和80到90年代时基本风格一样,并没有太大的变化,虽然也都修建了一些豪华建筑。校园里自行车依旧是一道风景线,数量之多,远 不是美国大学能比。卫生间依旧脏乱,感觉上似乎所有的设施都安装的是次品,这一点祖国各地到处一样,而且多年不变。学校门口依旧是依旧例的标兵人物先进事 迹介绍,谁去了新疆,谁去了西藏。比较显眼的是征兵的广告条幅,很暧昧地提示着这里可能有你的"政治前途"。 校园里入乡随俗的老外也算是一道风景,随手丢垃圾的,随地吐痰的。复旦大学光华楼前还看见一位驾驶着电动助力车,一手把着扶手,一手打电话,一条腿还搭在 另一条腿上的。
5.双城记
学术文章里常常看见有学者争论,中国到底有没有贫民窟,有人说有,也 有人很肯定,中国解决了世界难题,在世界上最大规模的城市化过程中,虽然同时经历着最大规模的人口移动,却没有出现贫民窟。我的这一次上海之行,很大程度 上就是想了解一下,现实究竟是如何的,中国的城市里,比如上海,究竟有没有贫民窟,如果有,在哪里?
文献里经常可以见到对于 中国减贫的报道,往往一致认为是前所未有的伟大成就。但对我而言,这个结论未免过于草率。就如同我不简单地认同有所谓中国"经济奇迹"一样,我认为不能只 在一方面看到纯粹的增长数据,同时在另一方面也要想想以前为什么那么穷。在70年代末期,中国可以说是前所未有的贫穷,根据世行的统计,当时已经成为了世 界最穷五国之一,与阿富汗布基纳法索等国比邻并肩。以中国的物产和人口资源,何以沦落至此,值得思考。理论而言,我更倾向于认为中国经济增长是在元气大伤 后,向正常经济秩序恢复路上的反弹,而要谈奇迹则时日尚早。奇迹的标志应该是高端产品,而不是长期的血汗工厂和廉价品。
某日 走在路上忽然远远看见著名的东方明珠塔,于是顺路而行。忽然间看见不远处有拆迁现场,估计附近可能有棚户区或者城中村一类地方,于是改了主意,决定四下里 探访一下。果然不假,平生第一次进入了上海有名的棚户区。很多地方脏乱不堪,垃圾四溅,气味逼人,各种电缆线横七竖八密密麻麻,有些私人加盖的二层楼上没 有下水,就自己接一条管子直通街道上的雨水井。居住空间非常拥挤,通道里到处都是杂物和晾晒的衣物。随意向居民打听了一下,有些地方是老上海的棚户区,本 地人居多,有些则多是外来打工人口,还有很多已经是本地人和外地人混居了。
在网上查了一下,发现其实在上海这样的地区很多, 还附有很多的照片,有些地区比我看到的还要糟糕。想起一些学者振振有词,声称按照联合国标准,中国的城市没有贫民窟,城中村和棚户区条件还没那么糟,实在 令人感叹。其实关键的问题并不在于如何称呼,贫民窟也好,城中村也好,棚户区也好,有些学者喜欢拿名词做文章。但在我看来,关键的问题是贫困才是最核心的 问题。无论你按照什么标准,大量的贫困人口你是无法否认的。国内很多人都知道2009年世行有份报告,称中国有2.54亿的人口,每天消费能力不足 1.25美元。我向来觉得这类数据意义不大,如果是1.5美元呢,就不贫困了吗?而根据世行2012的一份报告,据测算,中国在2008年大约有几乎4亿 人口每天消费能力不足2美元。
此行中我印象最为深刻的,是在一位朋友家中盘桓几日时的所见所闻。这位朋友的居所算是比较高端 的小区,环境很好,四下里可谓是茂林修竹环绕,一派优雅恬静的气氛。而在小区的旁边,仅仅一河之隔,就是一片破败不堪的老城区,对比极为的强烈。那里多数 房屋都已经残破不堪,甚至无法抵御风雨,但仍然有很多人居住在里面。我曾多次去过那里,和一些居民访谈过,了解到居民基本上都是外来打工者,无力支付在其 他地方租房。某日朋友家里来了欧洲的访客,茶话间谈及这条老街,可能是不想主人难堪,哼哈几声也说不出一个词来。我在旁边看得真切,哈哈大笑,有啥不好说 的,这不就是Slum (贫民窟)吗?
相关日志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