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专栏〗
【地方债问题的关键在央地财政关系】
财政支出与GDP挂钩的政策有可能被取消 2
商务部智囊表示自贸区负面清单将会缓慢开放 3
地方政府"决战四季度"以城际铁路为抓手 3
中国的"影子国企"规模更大 4
中石油的问题远没有结束 4
为治大气污染北京市要做的远不止"伤筋动骨" 5
中国实际使用外资出现明显分化 5
会计制度改革解决不了"突击花钱"的问题 6
工信部官员称化解产能过剩仍需有帮有扶 6
中国通过官方合作布局粮食进口来源地保障 7
国务院智囊建议以改革基金破除阻力 8
四方面差距阻碍高层次人才回国发展 8
国内节能环保市场效益十分可观 9
全体美国政府雇员再次成为临时工 9
美国产油能力大增改变全球能源政治版图 10
德国优秀的企业是如何造就的? 11
〖分析专栏〗
【地方债问题的关键在央地财政关系】
随着各家机构估计的地方债规模数字出笼,地方债务被"妖魔化"。让我们看看主流网站上的标题吧——"社科院研究员保守估计地方债黑洞已突破20万亿","法院专家谈处理地方债最终手段:政府破产","地方债需进行一场伐毛洗髓式清理"……类似的口诛笔伐还有不少,其背后隐含的共同指责是:地方政府是地方债务扩张的黑手,是给中国造成麻烦的重要责任者。
由于地方政府不掌握舆论话语权,也不敢公开与中央整顿地方债叫板,因此,国内对地方债问题的舆论是一边倒。然而,只要你与地方政府官员谈起地方债问题,他们对此都会连连叫屈。较真的地方官员会对你分析地方政府为什么要扩张债务,谈地方政府在平衡发展经济与承担地方事务时是如何艰难;不较真的官员嘿嘿一笑,知道说了没用,都懒得开口解释。
不管最后审计出来的地方债务规模是20万亿还是25万亿,约束地方债务的政策肯定将会出台,地方债务扩张肯定会受到约束。然而,为了使最后出台的公共政策能反映实际问题,并有助于找到解决办法,安邦(ANBOUND)的智库学者认为,应该客观分析地方债务的成因,而不是不管三七二十一给地方政府一顿板子。
通过大量的实地调研和沟通,我们认为,地方债务问题的关键,并不是地方官员自身的政绩冲动,而是中央与地方的财政关系。如果中央在未来的改革中不能有效改革央地财政机制,调整央地财政关系,地方债扩张与限制的游戏还会继续玩下去。
我们在调研中了解到,所谓的"GDP政绩导向"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误读。不错,地方政府表面上很重视GDP,但在GDP背后,地方政府追求的是地方财政收入。能够靠GDP数字升官的官员少而又少,而财政收入给地方政府带来的实惠,则是极为现实的好处。有地方官员对安邦(ANBOUND)研究人员感叹:"我们哪里是喜欢GDP政绩?那个数字并不代表什么。我们最关心的只有地方财政收入。招商引资、搞产业投资,都是为了财政收入,这才是实实在在的!"表达类似观点的官员不在少数,这应该是地方政府官员的集体心声。
中央与地方的财政关系不是什么新问题,争议和讨论为时已久,解决办法也想了很多,但至今也没有很好的解决。自分税制调整中央与地方的财政关系以来,与中国经济增长相比、与中央财政收入增长相比,地方政府财政状况的相对改善并不明显。如果考虑到地方政府承担的事务在不断增加,地方财政的情况就更不容乐观了。不过,分税制制度的设计者并不认同这种看法,在政策制订者看来,中央财政收入增多了不假,但中央税收早已通过各种返还和转移支付,又回到了地方政府的腰包,不能指责分税制导致了央地财政不公。
如果地方政府扩张债务的根本原因在于财政问题,那么今后解决地方债务的抓手就应该集中在财政问题,改革央地财政关系、调整财政机制就在所难免。找到核心问题等于解决了问题的一半,在我们看来,改革央地财政关系的办法有很多——改革分税制、增加地方税源、放松地方发债等不一而足,但关键在于中央必须首选承认央地财政关系存在问题,愿意下决心来进行调整。
最终分析结论(Final Analysis Conclusion):
地方债问题被越描越黑,地方政府成为直接"肇事者"。造成这一问题的关键不在地方政府的"GDP政绩观",而在于中央与地方的财政关系问题,今后解决矛盾要从这里下手。(AHJ)返回目录
〖优选信息〗
【形势要点:财政支出与GDP挂钩的政策有可能被取消】
目前中国财政的法定支出包括农业、教育、科技、社会保障、计生等领域,基本均要求财政每年在上述领域投入的增长幅度应当高于国家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幅度。不过,这一制度饱受诟病。有财税研究学者认为,直接规定财政支出占GDP比重的弊端很明显,尤其是区域GDP差距带来的支出不平衡,缺的地方依然不足,多的地方却因"绑定"的限制,产生浪费甚至腐败,造成有限的财政支出未能花在"刀刃上"。在教育方面表现尤为明显,有些地方,GDP很大,按GDP比重4%投入也较多,人均经费也较高;但如新疆、西藏等地,GDP本身就很低,即便是4%的投入,恐怕还是不够。此外,在现行财务制度下,"挂钩"的做法也造成了支出浪费,甚至是违纪和腐败。不过,有消息称,取消财政支出与GDP占比挂钩政策,或将进入即将召开的十八届三中全会议程。如果消息属实的话,这也就意味着,取消财政支出与GDP挂钩将会改变现有的财政支出制度,实行公开透明的预算制度,这也将是中国财政制度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对于取消挂钩后,如何来保障每年民生方面的投入,中国社科院财经战略研究院财政研究室主任杨志勇认为,这个权力应该给人大,而不是政府。在财政收支数据公开透明的条件下,维持多高的投入比例,应该由人大讨论决定。(RYXD)返回目录
【形势要点:商务部智囊表示自贸区负面清单将会缓慢开放】
上海自贸区横空出世,但被视为改革标杆的"负面清单"却令外界大失所望,甚至被国际媒体批评上海自贸区流于形式。对此,商务部专家白明指出,上海自贸区的改革难点在于开放的尺度拿捏,自贸区建设是一个摸索的过程,改革也是由粗到细逐步进行。就像煲一锅汤,味道要先调得淡一点,再慢慢调味,如果一下子做的很浓,可能会坏了一锅汤,或者重新兑水,整个过程会拖得很长。他强调,目前的负面清单与此前的《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基本吻合,中央是希望先将框架搭起来,在运行过程中不断总结调整,即"调味",相信未来会出台2014版、2015版清单,限制范围会逐步缩小。他表示,上海自贸区是中国开放程度最高的园区,在很多问题上并不十拿九稳,如果冒然进取,可能起反作用,应给自贸区时间成长。此外,上海自贸区的建设"不能太过阳春白雪",其主要目的是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这决定了改革是在有限的范围内进行,上海自贸区的使命是编制经济改革教科书,如果上海在28平方公里之内聚集了所有高端的产业、开放政策,只能保证上海小范围内进行资源配置,别的地区很难有这样的条件,那么自贸区的意义就会大打折扣。(BYXD)返回目录
【形势要点:地方政府"决战四季度"以城际铁路为抓手】
宏观经济稳增长,地方政府"决战四季度",各地把目光投向了投资,其中,城际铁路成为地方政府的重要抓手。尤其在中央把城际铁路建设主导权下放给地方后,对城际铁路的建设开始提速。据统计,今年1-9月,全国铁路完成投资3286.96亿元,其中国家铁路和合资铁路完成投资3272.91亿元,为计划的63.2%,比上年同期增加356.01亿元,增长12.2%;地方铁路完成投资14.04亿元,比上年同期增加10.44亿元,增长289.2%——地方铁路的投资增长幅度远远超过国家铁路和合资铁路。浙江省发改委官方信息显示,浙江省拟打造都市圈城际铁路,近期建设规划任务在2013年至2018年建成杭州都市圈的杭州至海宁、杭州至临安、杭州至富阳、杭州至绍兴县等4条线路。江苏省政府表示,今明两年江苏将相继开工建设连淮扬镇、徐宿淮盐、连盐铁路3大重点项目,今年年内将争取开工建设连盐铁路,明年连淮扬镇铁路、徐宿淮盐铁路也将开工建设。济南市近期也表示将推进经济圈城际铁路、济青高铁、石济客专、聊泰铁路、邯济-胶济铁路联络线等项目建设,争取建设长清至聊城、西营至泰安至莱芜城际铁路,尽快促进石济客专、聊泰铁路开工建设。四川省政府近期部署全面开放川南城际、隆黄等铁路建设市场工作,要求抓紧组建川南城际铁路公司和隆黄铁路公司,放开省内城际铁路、市域(郊)铁路、资源开发性铁路和支线铁路的所有权、经营权。贵州省政府也于日前召开铁路建设协调会,将加快推进成贵铁路、玉铜铁路、小碧经清镇至白云铁路及贵安站等4个项目前期工作,确保年内实现实质性开工建设。值得注意的是,地方政府及企业投资的铁路主要分为国家铁路、合资铁路和地方铁路等三类。但从目前的形势看,一方面地方铁路投资大幅增加,另一方面地方政府及企业投资铁路总额大幅下降,这表明目前地方政府更热衷于投资自己管理的地方铁路,不排除有挤压国铁资金的嫌疑。(LLX)返回目录
【形势要点:中国的"影子国企"规模更大】
中国国企的垄断、腐败问题饱受诟病,而且其形式出现了各种变异和"创新"。日前,原苏州太湖国家旅游度假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徐毓隆在国企改制过程中,使其"变身"为家族企业,侵吞国有资产,并造成2.5亿元国资流失,这一问题受到热议。安邦(ANBOUND)首席研究员陈功表示,中国的国企腐败问题非常严重,有著名杂志罗列了国企腐败目录,长长的一页纸,都是已经宣判的国企腐败案例,涉及的金额也越来越高。现在的问题在于,我们除了有一个监管不到位的国企体系之外,还存在一个更为巨大的影子国企体系。几乎每一个腐败的国企案例的背后,都可以看到众多关联公司的存在,实际上所有的国有机构都有自己喜欢的"合作者",都与"合作者"存在着程度不同的交易,这些交易有些是合法的,有些是非法的,但所有这些合作者都依附于国企这个庞大体系,构成为影子国企。所以,我们谈论国企改革问题的时候,其实更大的问题在于影子国企,表面看国企的数量是可以计算的,但影子国企的规模和体系就难以估计了,而这是一个完整的体系,其中并非是只有纯粹的国资委管辖的国有企业。(NYXD)返回目录
【形势要点:中石油的问题远没有结束】
在今年8月底9月初,中国政府宣布对中石油的五名前高管展开调查,称其涉嫌从事"严重违纪"活动。遭到调查的这五名前高管包括中石油前董事长蒋洁敏以及副总经理兼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王永春等人。不过问题似乎远没有结束。日前,有消息称,中石油几周前将印尼公司总经理魏志刚调离,因其受到中国政府的正式调查,但未透露调查的详细情况。接替魏志刚中石油印尼部门总经理的是薛良清,他曾担任中石油国际勘探和生产部门的首席地质学家。据中石油称,魏志刚是石油行业资深从业人士,他在2004年出任中石油印尼部门总经理职务,该部门的员工总数接近3500人,自2002年成立以来其原油产量已大幅提高,当时中石油收购了美国石油公司戴文能源(Devon Energy)的印尼资产。中石油2011年在印尼的原油产量为567万吨,大致相当于2002年产量水平的三倍,成为印尼市场上的第七大石油生产商。在安邦(ANBOUND)智库学者看来,中石油由国内到国外大范围式反腐,其管理层恐怕是要脱胎换骨了。不过,管理层的脱胎换骨能否从根本上改变中石油的问题,却是个未知数。(RYXD)返回目录
【形势要点:为治大气污染北京市要做的远不止"伤筋动骨"】
有关数据显示,9月份北京的雾霾天气已经高达15天。针对严重的空气问题,北京市委常委会日前通过《北京市空气重污染应急预案》规定,当北京发布空气污染红色预警时,即预测未来持续三天出现严重污染时,机动车将实施单双号限行措施,而各级党政机关的公务用车在执行单双号限行措施的基础上,还将再停驶30%的车辆,即整体停驶80%;运输渣土、砂石等易扬尘的车辆将全部停驶。为方便出行,轨道交通将根据客流变化加开临时列车,晚间停运时间将延后30分钟。当橙色预警发布时,北京将实施"停产、停工、停放、停烧"等"四停"措施,"停产"即部分工业企业停产,部分企业限产减少30%的污染物排放;"停工"即部分土石方和建筑拆除工地停工;"停放"即全市烟花爆竹停止燃放;"停烧"即露天烧烤停止经营。红色预警发布时,在"四停"基础上还将增加"停车、停课"措施,"停车"即机动车单双号限行,渣土、砂石等易扬尘的运输车辆停运,"停课"即中小学和幼儿园停课。除了这些强制性措施以外,预案中还提出了健康防护措施和建议性污染减排措施。中央已经高度重视大气污染的环境治理,2013年9月,国务院发布《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近期,中央表示将安排50亿元人民币用于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大气污染治理工作。安邦(ANBOUND)研究团队早已指出,大气污染的区域扩散特点决定了北京治理空气污染必须动员周边地区参与,据称中央此次拿出的50亿元就要分给周边省份。但压力最大的还是北京市,据了解,中央对北京市的大气污染问题已强调到无以复加的程度,这已成为北京当前最重要的政治任务之一。为完成这个任务,北京市今后要付出的远不止经济上的"伤筋动骨",甚至不排除在极端情况下暂停部分经济活动运行。(RLJL)返回目录
【形势要点:中国实际使用外资出现明显分化】
商务部日前发布的数据显示,2013年1-9月,外商投资新设立企业16351家,同比下降9.29%;实际使用外资金额886亿美元,同比增长6.22%。9月当月,全国实际使用外资金额88.4亿美元,同比增长4.88%(未含银行、证券、保险领域数据)。值得注意的是,1-9月全国吸收外资呈现明显的结构性分化:一是服务业与制造业使用外资出现分化。1-9月,服务业实际使用外资金额447亿美元,同比增长13.28%,在全国总量中的比重为50.5%;制造业实际使用外资金额355亿美元,同比下降3.96%,在全国总量中的比重为40%。二是主要外资来源地投资增速出现分化。1-9月,香港对内地投资578.95亿美元,同比增长11.16%;韩国对华投资24.37亿美元,同比增长11.84%;日本对华投资59.37亿美元,同比增长5.62%;泰国对华投资4.76亿美元,同比增长510.07%。美国对华实际投入外资金额28.76亿美元,同比增长21.3%。欧盟28国对华实际投入外资金额59.4亿美元,同比增长23%;其中德国对华投资18.46亿美元,同比增长54.88%;法国对华投资6.73亿美元,同比增长8.51%。三是吸收外资增速也出现了地域上的分化。1-9月,我国东部地区实际使用外资金额742亿美元,同比增长5.63%;中部地区实际使用外资金额78.4亿美元,同比增长12.29%;西部地区实际使用外资金额66亿美元,同比增长6.07%。(RLJL)返回目录
【形势要点:会计制度改革解决不了"突击花钱"的问题】
随着年末将近,政府为了完成年度预算支出的要求,往往会在最后一个季度出现"突击花钱"的局面。据知情人士透露,政府会计核算制度有望跻身十八届三中全会改革议题,未来中国政府会计制度将进一步从收付实现制(也称现收现付制)向权责发生制(亦称应收应付制)改革。中国目前的行政单位基本采用现收现付制,事业单位正在进行权责发生制的会计制度改革,但尚不完全,而在行业内,仅医院和出版社是以权责发生制为会计核算基础。有分析认为,权责发生制能够清晰反映政府成本,顺应了绩效管理要求,能够有效缓解"突击花钱"的现象。然而,我们仍需认识到"年底突击花钱"与整体制度设计有关系,与中期预算改革相联系,不是单独一个制度就可以解决的。如果下拨的款项不在当年花完,会影响第二年的预算基数或者会被收回,就会产生很强的"突击花钱"动力。即便改成权责发生制,如果最后不花完额度会被收回,那用哪一种会计制度,都会有"突击花钱"的问题,这与会计核算制度关系不大。(RLJL)返回目录
【形势要点:工信部官员称化解产能过剩仍需有帮有扶】
近年来,一些行业也出现产能过剩愈演愈烈的形势。如何化解这个怪圈?是否会加大淘汰力度?对产能过剩企业是一棍子打死还是区别对待?17日,工业和信息化部有关负责人对此进行了回应。工信部产业政策司司长郑立新表示,我国出现产能严重过剩主要受发展阶段、发展理念和体制机制等多重因素的影响。目前,产能严重过剩已成为我国经济运行中的突出矛盾和诸多问题的根源。工信部产业政策司副司长苗长兴表示化解产能过剩仅靠淘汰远远不够,还要把牌打在调结构上。要更加注重运用发展的办法化解过剩产能,既要防止无序扩张,又要考虑地方发展经济、产业升级的需要,在区域内实现整个布局调整和升级,建立产能等量或减量置换制度,调动地方积极性。国务院近日发布的《关于化解产能严重过剩矛盾的指导意见》提出了严禁建设新增产能项目等八个方面的主要任务。苗长兴表示,此次出台的《指导意见》突出了用发展的思路、市场的手段和改革的措施,多管齐下,标本兼治,为化解产能过剩拓宽思路,加快推进资源税改革和环境保护税立法,理顺资源、要素价格的市场形成机制,依靠市场力量化解产能过剩矛盾,减少行政干预,坚决清理废除不公平优惠政策,整顿规范市场秩序,营造公平环境等。工信部装备工业司副司长李东表示,对企业也不能一棍子打死,要区分对待,有帮有扶。产能过剩并不等同社会资源投入等会紧缩,特别是对提供技术装备这种战略性产能的行业,要扶优扶强,支持培育优强企业的发展,同时鼓励中小企业面向细分市场实施差异化竞争,向"专、精、特、新"的方向发展,在优势领域形成特色和品牌。据透露,针对化解过剩产能,工信部将制定更为严格的环保和能耗标准,加强行业能耗标准和准入管理。(BLFJ)返回目录
【形势要点:中国通过官方合作布局粮食进口来源地保障】
近年来,我国粮食需求不断增大,与此同时,虽然连续迎来了粮食的"九连增",但由于耕地、水资源等多种约束不断趋近,我国粮食产量继续增长的困难越来越大,甚至可能会出现减产的情况。近日,中国国家粮油信息中心预测中国今年大米产量可能下降0.7%,至2.028亿吨,这将是2003年以来中国首次出现大米产量低于前一年的情况。因此,可以预见我国粮食需求缺口将不断增大。在此背景下,如果再将粮食安全保障仅仅限于国内已经越来越不现实,如何在全球布局中国粮食来源的保障已经成为保障粮食安全的新课题。前段日子,新疆建设兵团与乌克兰农业合作体现了利用海外耕地保障粮食安全的一种做法,近日,中国与东南亚各国的一系列合作则是粮食安全保障的另一种做法。据中国与泰国日前发表《中泰关系发展远景规划》显示,中方有意参与泰国高速铁路建设,并以泰国农产品抵偿部分项目费用。泰方欢迎中方意向,将适时与中方探讨相关事宜。中泰这一合作方式,被媒体形容为"大米换高铁"。根据该项合作,中国将支持国内企业每年从泰国进口100万吨稻米的计划,而目前中国平均每年从泰国进口稻米大约30万吨。与此同时,10月15日,消息显示中国将为柬埔寨首个炼油厂项目提供16.7亿美元的融资,并且中国进出口银行周三与柬埔寨农村发展银行签署了另一份协议,将投资柬埔寨的大米行业。中国进出口银行将向柬埔寨开发银行提供无政府担保贷款,用于实现2015年柬埔寨100万吨大米的出口目标。从中国方面看,"大米换高铁"、"大米换投资"等措施为中国高新技术找到市场,促进国内企业走出去的同时,也为保障国内粮食安全增加了一条新的途径,体现了我国布局海外粮食进口来源地保障的新做法。实际上,安邦(ANBOUND)智库学者一直都保持粮食安全是要保证粮食的可获得性的观点。我们认为在国内保障粮食安全成本高企,环境后果越来越严重的情况下,利用中外合作的各种机遇,尽早布局海外粮食来源地,采用多元化的措施保障粮食进口才是解决国内粮食安全的良策,而目前中国政府的做法也逐渐印证了我们的这种观点。(ALFJ)返回目录
【形势要点:国务院智囊建议以改革基金破除阻力】
中国改革的阻力很多,如何破除改革的阻力是推进中国改革的关键问题。日前,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正在撰写的《改革方法论》,探讨以改革基金的方法破除中国改革阻力的可行性。该报告指出,当今之中国,改革是纲,纲举目张。然而,今日改革之主要阻力,已非意识形态,而在利害得失。因而要想加快推进改革,当务之急是设立改革基金,建立补偿机制,以减小改革阻力,分散改革风险。报告认为,设立改革基金,可以通过培育社会组织,替代部分政府职能,协调缓解社会矛盾,并发挥以下主要功能:一是偿还由旧体制所形成的各种欠账,既包括银行贷款等"硬债务",也包括社会保障等"软债务"。二是对建立新体制过程中将要做出暂时牺牲或承受利益损失的特定群体进行合理补偿。三是对于那些对改革做出过重大贡献的单位或个人进行表彰,其中既可以是研究改革的专家学者,也可以是推进改革的各级领导。对于设立改革基金的财源问题,报告初步提出了资金来源有三大渠道:一是国有企业、国有银行等改制上市后所获得的额外收入和超额利润,应当按一定比例进行提成,然后转移支付给改革基金。二是各级财政理应向改革基金提供一定的资金,既包括一次性注入启动资金,也包括按年度分批定期进行持续注资。三是接受国内外企业或个人的自愿捐赠。不过,在我们看来,中国的改革不是"钱"的问题,设立"改革基金"对于推动改革没有实质性的帮助,只能算做是一种技术性的手段。(RYXD)返回目录
【形势要点:四方面差距阻碍高层次人才回国发展】
根据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发布的《2012万名留学人员回国就业报告》,在所有留学回国人员中,大部分是具有硕士学位的学生,占76%,博士学位高端人才仅占11.2%。2005年希望留在美国工作的中国籍博士生的比例高达89.4%,2011年这一比例降低到82%。欧美同学会副会长王辉耀认为中国的人才发展环境是阻碍高层次人才回国发展的主要原因,具体看来有四个方面:一是职业发展环境的差距。我国目前的创新体制、科研管理体制等,与国外还存在一定差距。在创业环境方面,公平竞争和融资机制还需要完善。二是生活环境的差距。相比发达国家宜居的生活环境,高污染、高耗能的粗放式经济方式导致的环境污染问题让本想回国的人望而却步。三是人才流动壁垒过高。目前中国获取绿卡的门槛比较高,必须在中国担任副总经理、副厂长等职务以上或者具有副教授、副研究员等副高级职称以上以及享受同等待遇,已连续任职满4年、4年内在中国居留累计不少于3年且纳税记录良好,或者是"千人计划"人才。从2003年实行绿卡以来近10年中国总共才发放了不到5000张绿卡。而美国一年的绿卡发放量就多达100万张。四是子女教育问题。许多海外人才的子女来到中国首先要面临严重的重新适应问题。而国内专门为留学人员和外籍人士开办的国际学校,收费又远远超过当地标准,甚至比许多发达国家的私立学校还贵。(RLJL)返回目录
【形势要点:国内节能环保市场效益十分可观】
中国是能源紧缺、资源短缺的国家,为此,国家正在大力推行节能环保政策。虽然节约能源有助于企业节省开支,更有利于环保。但是,很多人都认为节能环保是一件花钱的事,投入高但见效慢。不过,世界绿色组织创办人及行政总裁余远骋的经验却告诉我们,节能环保可以从小处入手,却能创造较大的效益。具体来说,余远骋认为从3招入手即可实现节省开支和环保的目的。首先,从小做起。例如把复印机预设为双面影印、提醒员工把不需用的灯关掉等;其次,更换电器。余远骋认为,要令节能效果更好,企业可更换节能电器。在台湾等地,更换节能器材的成本由供货商先行支付,随后每季度或每年节省电费由企业及供货商按比例对分,以作为购买节能器材的还款,此类公司在香港也在逐渐兴起;第三,由上而下。管理层要有推行的决心,才可改变员工的行为习惯。据余远骋计算,对于一个一万英尺的办公室来说,以手提电脑代替台式电脑每年可省电费41548元港币,减少碳排放29084千克;以T5光管取代T8光管每年可节省电费33434元港币,减少碳排放23404千克;每月至少清洗一次空调隔尘网每年节省电费15382元港币;以分体式取代窗口式空调每年节省电费21535元,减少碳排放15074千克;下班前半小时关空调每年可节省电费8190元港币,减少碳排放5733千克。总计年省电费120089元港币,减少碳排放84062千克。我们可以想象,一个一万平方英尺的办公室每年可以节省12万港币的指出,减少8万千克的碳排放。如果中国大部分办公室都能从这些方面入手,那么,国内节能环保市场的效益将十分可观。(BYXD)返回目录
【形势要点:全体美国政府雇员再次成为临时工】
在美国联邦政府关门到第16天,距离美国债务上限到期日只剩一天的时候,美国众议院终于通过了此前民主、共和两党就债务上限和政府停摆问题达成的协议。总统奥巴马随即表示,将立即签署议案;而政府也将马上开门。该方案将让政府开门持续至2014年1月15日,延长债务上限至2月7日,并要求12月13日之前完成削减预算赤字的协商。议案同时规定对奥巴马医保改革向下购买医保的人要加强收入核查,以避免他们骗取政府补贴。政府关门造成的影响有两个方面需要关注,首先是政府虽然重新开门,但备受关注美联储缩减购债的时间可能受到影响。由于劳工部暂时关闭,已经使9月美国劳工部的非农数据未按时公布,而10月14日当周是每月就业报告的调查周。美国政府在此之后开门,有可能导致10月非农数据无法公布,这将对美联储的决策产生重要影响。因为失去了10月就业报告的对比,那么11月、12月的就业数据就失去了可靠性,最终导致美联储无法认定美国经济的表现,有可能使美联储继续维持量化宽松。其次要关注的是,刚刚通过的法案只是临时性短期方案。安邦(ANBOUND)首席研究员陈功指出,美国债务上限问题并没有彻底解决,全体美国政府雇员再次成为临时工。他认为,美国两党都承受了巨大的压力,但谁也不愿意妥协,所以只好将问题往后推不过。这样越来越让问题逼近明年的中期大选,推迟可能有利于共和党。(RLJL)返回目录
【形势要点:美国产油能力大增改变全球能源政治版图】
美国能源顾问公司PIRA日前公布,美国已取代沙特阿拉伯成为全球最大产油国(指液态油,包括原油、凝析油、天然气液和生物燃料)。数据显示美国的日产出自2009年以来激增320万桶,四年期间产量的扩张速度创1970-1974年沙特产出大增以来的高点,因页岩油产出大增引发史上第二大产油高潮。美国液态油日产出2013年应有1210万桶,超越去年的首位供应国沙特。PIRA预计,美国未来多年都可确保全球最大石油供应者的地位。国际能源署日前也表示,能效政策和项目的开展将使美国在2020年节约近3000万亿瓦时的能源,而2011年节约的能源还不到1000万亿瓦时,再加上国内石油产量的飙升,到2020年美国石油进口有望减少近一半。从原有的产量和使用效率来看,能源瓶颈对美国的制约能力将会持续走低,这一趋势将改变全球能源政治的世界版图。安邦(ANBOUND)在高端产品《战略观察》最近一期"中国的'西进中东'战略"中,详细分析了美国能源独立的倾向将可能给美国外交和中国的中东政策带来的影响。我们认为,因为美国在中东除了能源利益,还有反恐、政治、军事和其他经济利益,所以美国中东政策的大方向短期内不会改变。但是,长期来看,中东原油对美国的影响力减弱和美国自身能力的变化。客观上会使美国对中东的战略和军事投放发生一些改变。从中国方面来看,在石油资源上未来中东对中国的重要性比对美国更高。因此中国应该考虑实行"西进中东"的战略,在中东地区投入更多的经济资源、外交资源,以及适当的军事资源,使战略、资源投入。(RLJL)返回目录
【形势要点:德国优秀的企业是如何造就的?】
2008年金融危机后,德国不但是少数几个保持增长且存在贸易盈余的国家,而且在就业、财政状况和股票市场等方面都表现出色。罗兰贝格管理咨询公司创始人罗兰•贝格认为,德国充满活力的企业生态体系是关键。企业生态体系在德国成功主要有三大原因:首先是德国的社会政治体系。德国社会市场经济制度是自由与平等结合的制度,这种制度保持了企业和劳工利益的同步增长。另外,德国有效的劳动力市场还归功于双轨制的教育培训和教育体系,企业参与培训的每一步,从设定技能与课程,到将受训人融入其生产过程。学员从一开始就与企业接触,对企业的忠诚度很高,离职率也就大幅降低。员工的稳定和技术的积累,增加德国企业的创新能力。其次是健全的产业政策。其他发达国家"去制造化",德国一直积极发展制造业,他们相信,制造业能够带动创新和直接投资,能够带来高附加值和高薪工作。为了鼓励制造业的发展,政府支持基础设施建设。德国的科研环境优越,大学占了所有科研的20%,企业占了所有科研的60%。政府还支持产业集群,鼓励合作研究、技术转让以及新产品开发。再次是全球领先的企业。德国有许多世界一流的企业,既包括西门子和大众这样的大型跨国企业,也包括1200家左右的"隐形冠军"。"隐形冠军"规模虽小,但高度专业,其中一些有上百年历史。罗兰•贝格特意在文中提到了中国需要借鉴和学习德国企业生态系统打造的经验,例如将市场的相对自由性与社会平等性结合市场化制度、社保福利体系、开放的教育体系以及政府对制造业支持方式等等。(RLJL)返回目录
相关日志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