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中信信托的日子始于2007年5月,离开的日子恰好也定在5月,像是用6年的时光精心画了一个圆,而今又回到起始的地方。
我进入信托业那一年,这还是个偏冷的行业,整个中国信托业的管理资产规模不过是3606亿,6年之后仅中信信托单家的管理资产规模都已超过6000亿,已经是翻天覆地的变化。
这几年,我见证了信托业的高速发展,亲身经历中信信托发展至稳居行业老大的过程,对信托、信托业的理解几乎每年都在变化。而今很多人都在谈论信托,有些我深有同感,但有些则感觉比较偏颇。我想谈谈时至今日我对信托的一些认识(仅代表个人观点)。
一、什么是信托?
在网上看到很多人在讨论什么是信托,充斥着各种各样的理解和来自不同视角的阐述。2007年来中信面试的时候,几乎不知道什么是信托,只能背诵《信托法》中的定义;2008年略有心得之时,可以亢奋地说几个小时;而今却简化为2个字而已——平台。我偏向于:对于信托从业者而言,信托是一个平台、一个可以整合多种金融工具和社会资源的平台、一个披着金融外衣并持有合法金融牌照的资源整合平台,没有任何的属性。
信托全靠人把各种资源要素在信托平台上有机整合,包括资金、资产、各类服务机构等等,这也是信托对于从业者的魅力之所在——具有很强的创造性和自主性。最近这几年,我愈发觉得资源是信托团队能否做大做强、长远发展的关键要素,很简单,信托公司只给你一个平台或者说一面旗帜,没有资源,有再牛的整合技术也是空谈;找不到项目,身怀绝技也无用武之地。当然,资源只是必要条件,信托的优劣却还取决于人性、知识和技术等。
二、人性赋予信托色彩
网上很多人把信托妖魔化或者神化,信托作为平台、制度或是工具,本身并没有好与坏的天然属性,但不同知识结构、人生经历、资源优势的人可以造就千变万化的信托,是人性赋予了信托色彩。蒲坚总执掌中信信托之初,将所有的业务部门都推向市场,虽然每个业务部门所有的业务类型都可以做,但是这几年来,每个业务部门由于资源禀赋的不同逐步形成了各自的业务风格和优势领域;同时每个业务部门亦形成了不同的信托性格,有些机敏、善于迎合市场热点;有些固执,坚持专注于核心业务的深耕细作;有些憨厚,业务思路质朴却有效。公司内部不同部门之间的百花齐放,在公司层面就是互补的局面,短期和长期利益取向的搭配。所以,信托公司最宝贵的资产就是人,正是人性赋予了信托色彩。
三、信托的边界在哪里?
有些人认为信托什么都能干,这也对,也不对。信托确实是没有边界的,思想之所及、信托之所及,但是信托却的确有三个约束规则:1、法律法规;2、风险;3、道德,特别是"敬畏之心"。
四、信托制度普惠是大趋势
信托制度并不是"法定"归属信托公司专营的,从法理上来讲,《信托法》并没有明确哪些机构可以从事信托业务,只是通过行政管理手段把这种制度工具赋予了信托公司。随着证监会等政府部门号召券商、基金公司创新,并通过证监会法规的形式赋予了券商资管计划等载体"破产隔离"的信托功能,使得这些机构从事资管业务时或多或少都在运用信托制度原理。信托制度普惠化已成为趋势。但信托公司失去最重要的"制度优势"就会衰退乃至消亡?我认为,银行、券商、基金和信托公司等谁做得好不在于是否可以应用信托制度,在于在多大程度上发挥出信托的灵活性和创造性,这与监管政策、企业激励约束机制、特别是人密切相关。
从另一个视角,金融混业已在进行。目前市场上有银行收购信托,也有信托收购银行,或者通过金融控股平台持有各类金融牌照实现协同混业等等,实则是从不同方向趋同而已。但不论在信托制度普惠的大趋势下,你发展成为信托银行,或被迫成为银行或者券商的信托部,换杆旗帜而已,城头变换大王旗,做的仍是一样的事。长远看目前的金融业态早晚会被打破,信托公司作为一个分业下的特殊存在,或许只有几家保留下品牌,更多的或许会逐步退出市场或被招安。所以,对于从业者而言,群雄混战局面已见端倪,不要总想着偏安于制度红利,而应抓紧时间探索和提升自己特色的核心价值。
五、做通道业务的都是坏孩子?
网上很多人认为,信托公司做通道类业务是坏孩子。我很不以为然。银行、券商、保险都有法律所赋予的业务"自留田",信托的制度红利就是信托公司唯一的类"自留田",当然要用,理直气壮地用。而且这是平衡的结果,相对标准化、管理投入低、可快速批量复制的通道业务带来规模,如果没有足够的规模,就没有市场声音,行业不被重视;但是要是10万亿信托资产都是主动管理业务,那需要多么庞大的机构,投入多少人力资源才能管得住、管得过来,整个行业抵抗经济周期、市场波动的能力会有多么薄弱?券商为什么要抢资产管理业务,就是因为这块业务可以带来稳定的收入,可以在资本市场低迷时养人。
但是,作为硬币的另一面,若信托公司只会做通道业务将怎么样?这样一个行业还有独立存在的价值吗?
六、"打猎"或"放牧"之争
信托公司之前直至现在主流的模式是学习投行,采用的是"打猎"文化,即以项目为业务部门的生存模式和基础。这源于需要不停歇地在市场上调整定位、寻找业务机会。这种文化无疑是成功的,信托业这几年飞速发展得益于这种文化。但这种文化也有遗憾,做业务打一枪换一个地方,打着一个猎物又要从头开始狙击下一个猎物,团队没有战略储备和积累,非常辛苦。这种颠沛流离的生存模式的困境在于:业务团队较难有精力做长期性、战略性的业务储备或是有计划、系统化地培育梯队,每年都忙于跟随市场热点,迎合这种一次性的业务机会。
那么,我们是否可以有属于我们信托公司的、可持续的、可批量复制的业务呢?或者说,我们的"狼性"文化、"打猎"文化是否可以改变为"放牧"文化呢?前文所说的通道业务是"放牧"文化的一种,而模式同样可复制的投资型业务是另外一种。
我认为,从公司成长的稳定性而言,至少需争取"打猎"和"放牧"并重。这是信托公司商业模式的思考,更可能是运营模式的变革。
七、信托之非证券类投资业务
为什么要走非证券类投资业务呢?我们当然可以选择放贷融资、证券投资等,但若这样,我们就必须和商业银行、券商同质化恶性竞争;我们当然还可以在融资业务、证券投资业务附加一些个性化的东西以示区别,但看来看去还是不像自家的田地。作为中国金融业中的一个子行业,我们若没有自己的业务特色,我们就没有存在的必要性。
我们这几年来走过很多弯路。2008年最开始的时候,我们曾寄希望于类似于"PE"的股权投资业务。但是我们很快发现,我们和传统的大牌PE投资机构竞争并没有明显的优势。我们没有他们多年积累的方法论、资源网络和明确的激励约束机制,且最大的问题是"信托目前是刚性兑付的",所以我们几乎无法容忍任何投资失败,即使我们于合同中明确"投资者风险自负"也改变不了这个现状,而"永远不失败、可持续的、又真正市场化运作"的PE投资似乎不符合客观规律。
那么,有无可能既使得投资本金收益有较大保障,又使得投资者能享受投资的增长空间,即做到攻守兼备呢?我们逐步发现,我们的优势在于通过传统融资型业务所累积的对优质资产的判别和把握能力,而以优质资产作为信用支持是"退可守"的,即最坏的情形下还可以通过处置我们所控制的优质资产获得现金回流,而这一套本来就是信托熟练的老本行。
我们过去曾多次提及"可转换债权"这种介于债、股之间的投资模式,这其实是一种"刚性兑付"前提下风险、收益折中的方式。该类投资项目一般会包含债权的部分,因此可以附有优质资产作为信用支持,资金回流比单纯的PE投资更有保障、更加安全;同时,受托人又通过对项目的管控甚至是增值管理输出,还可以获得一部分投资增值。
有人说这不是一种投资型业务。其实投资的回报并不一定是"股东分红"或是"通过上市获得溢价",这些本质上都是分享企业的增值价值,因此任何可以分享企业价值增长的方式都是可以的。我们采用的通常是"固定+浮动"的成本方式,固定部分类似于保底收益,浮动部分通常和"销售均价"、"销售收入"或者"上市后30天股价均价"等挂钩,也可以约定在某个时点按预测的"净利润"提前贴现退出。通过浮动收益的设置可以获取一种"类股性"的回报。
八、好项目都是创造的
我们大都盼着遇到高收益的"好项目",但理想中的高收益的好项目几乎不存在。我们经常遇到的项目要么期限等投资要素不匹配、要么第一还款来源不理想、要么交易对手实力不强、要么第二还款来源不够有价值做。但是,任何投资项目中存在的缺陷都是可能的投资机会。在投资实践中,风险是个相对概念:对于不同的组织或投资经理,同一个项目的收益和风险是不一样的。对于一些机构和投资经理而言是高风险高收益的项目,在另外一些机构和投资经理眼中可能是低风险高收益的项目,这源于各家机构的能力、资源、政府关系、背景、渠道等等要素的不均衡。
优秀的投资经理就是要寻找或创造低风险和高收益的项目,而天然这样的项目几乎是不存在的。这就只能在识别项目风险的基础上,通过交易结构设计、引进其他合作伙伴等手段预先控制、缓释和化解投资风险,弥补项目中的缺陷,"创造"好的投资项目,所谓"创造",即通过组织或个人的力量,识别、控制、缓释和化解风险,进而获取低风险高收益的回报。特别是,我们自己或战略合作伙伴有哪些产业处理能力能弥补项目存在的缺陷,这是我们风险防范的底线。
比如说,我们有时遇到一些中小开发商靠当地政府关系以较低价格拿到非常好的土地,但是他们的团队相对比较薄弱、实际控制人的产业管理水平不强,这在做投资决策时是一个重要的瑕疵。但是正因为这个瑕疵,很多机构不敢投,我们就有可能获得很好的交易条件。我们这时如果能组合产业技术能力突出的产业合作伙伴,参与规划、设计、施工、财务管理、投资概预算、销售等全部业务环节,甚至寻求产业合作伙伴开放采购系统、输出品牌等,通过有效的绑定产业伙伴的利益,从而实现较大程度上缓释风险。
当然,仅凭信托经理个人的力量常常很难把控好风险,需要公司一整套体系的配合,即利用机构的力量:1.以开放的心态,允许、鼓励投资经理去创造好的投资项目,形成良好的企业投资文化氛围;2.注重引进产业方面的战略合作伙伴,为投资经理构建交易结构创造前提,构筑化解投资风险的企业整体核心竞争力。
九、接下来会发生什么?
1、开分部,扫荡V.S.反扫荡;2、挖人V.S.反挖人;3、设立基金管理公司、子公司,反刚性兑付对主动管理业务的束缚;4、大搞资金池;5、收购银行牌照;6、争先冲向房地产投融资业务;7、继续保兑付;8、大骂券商、基金公司轰砸通道业务市场物价。看看你们中了几枪?
十、信托公司文化之争
目前市场上具有代表性的信托公司文化有4种:1、投行文化,致力于无边界服务的金融百货公司——中信;2、保险文化,流水线式生产、集团协同、大规模营销团队、风控理念近似保险资金围绕交易对手信用级别的平安;3、民营激进派、来自北方的狼——中融,或许挺过起家的原罪成为伟大的公司,或许轰然倒下;4、银行系、以和银行业务协同导向的建信等。其他信托公司身上或多或少都有上面4种模式的影子,有些则取长补短地平衡了上述多种模式。不便评价这几种模式孰优孰劣,但信托公司发展绝非只有一条路,信托具有无限的可能性,人性赋予信托色彩,掌门人的性格和管理理念很大程度地影响信托公司的文化风格。多种路线的实践亦是有益的,从不同角度对信托公司发展模式的探索,给行业带来启示和经验借鉴。耐心等待,若干年之后,市场告诉我们哪些模式、谁可以走的更远。
十一、写给年轻信托人的建议
有人说,相较于银行,我们单薄得只有一面旗帜,只有志向和勤奋能让我们腾飞。这几年,信托业快速发展,无数热血青年纷纷涌入这个行业,但是这个行业生存的难度已经远远大于我们入行的时候,大浪淘沙,又有谁最终能留下自己的名字。
1、积累资源是信托业的第一生存法则。还是那句话"信托是资源整合平台,没有资源,有再牛的整合技术也是空谈。"这几年,行业新人积累人脉资源已经越来越难,因为大多数资源都几乎已被瓜分完毕,而且还瓜分了再细分,行业的进入门槛已无形提高。如果你本身没有很强的人脉网络,那就只有尽最大可能抓住、用心维护每一个交易对手、合作伙伴。永远记得,人脉是你积累的最宝贵财富。
2、关注政治局势、宏观经济和微观产业。信托太灵活了,具有无限的可能性,因此对人的要求很高。优秀的信托经理几乎都有很深的知识底蕴。
3、有自己的产业追求和理想。不要偏安于信托制度红利的应用,年轻人应该深入到产业知识的学习中去。我一直认为,我们的价值,在于我们对产业理想的坚守,在于实现资本和产业的有机统一。信托是一个平台,可以实践我们的很多产业思路,这是信托之魅所在,在一定程度上这甚至是一个创业的实践平台。我们当然可以更多地借助产业合作伙伴,但是我们若没有自己的产业判断和管理能力,就只能沦为产业伙伴的附庸。当然我们也不是要越俎代庖,优秀的信托经理要具备的是对产业流程、核心价值链、关键环节、重要成本指标等的认知,以辅助投融资决策和项目管理机制安排。
4、勤奋、多思。请注意,这两个词一样重要。
相关日志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