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自贸区将于9月29日正式成立,但参与专家透露,改革细则要等到年底乃至明年年初才逐步公布。这是幕后的利益角力,还是操作层面上的技术难题?
(德国之声中文网)中国正在计划一场自30年前设立经济特区以来最大的实验。国务院计划在上海开设自由贸易试验区,首次尝试人民币自由兑换,将港口大都市进一步打造成全新的金融中心。外界抱有很大期待。专家称之为人民币自由化的里程碑。
本周访问上海的世界银行行长金墉(Jim Yong Kim)也视之为”非常积极的发展”,称”这一自由贸易区将让中国更具竞争力”。
商务部证实批准设立自贸区
但许多评论员恐怕过于乐观。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对资本进出的强硬限制如同一堵高墙,很难迅速打出破洞。
周二(2013年9月17日),中国商务部发言人沈丹阳证实:7月3日,国务院审议通过上海自贸区总体方案;8月17日,国务院批准设立上海自贸区;8月30日,全国人大决定授权国务院在试验区内暂时调整有关法律规定的行政审批,决定从10月1日起开始实行。
然而,《中国日报》周三援引参与项目的专家称,投资者还要等待数月、乃至到明年,才能逐步获悉新自贸区的实施细则。参与自贸区的上海外高桥首席经济师蒯振宪周二表示,上海自贸区将于9月29日正式成立,但是,具体改革方针届时不会随之公布,而是要等到年底或者明年年初。
银监会、证监会反对,李克强”拍桌”
在此之前,这一试点项目已经遭遇巨大阻碍。香港媒体披露一场幕后角力。《南华早报》7月15日报道,中国政府总理李克强之前表示计划向外国投资者开放上海金融服务业,随即招致中国银监会和中国证监会公开反对。报道称,在一次国务院闭门会议上,李克强得知其计划一直遭到反对时曾拍桌子发火。
在今年大连”夏季达沃斯”经济论坛上,李克强也利用这一机会向来自90个国家的约1500名金融经济专家推介其改革计划。李克强仅用一句话提及上海自贸区,他说:”在上海建立自由贸易试验区,探索负面清单管理模式,重点在投资准入、服务贸易领域扩大开放。”所谓”负面清单”,列出不允许外资进入的领域,只要没有限制的项目,都可以做。”负面清单”包括至少1万个受限制的商业领域。参与自贸区的上海外高桥保税区首席经济师蒯振宪向《中国日报》表示,有这么多条目,是没有意义的。
目前,人民币在贸易项目下已实现全面兑换,但在资本项目下兑换仍有限制。为避免资本外流,决策者知道不能鲁莽,须逐步实施。《南华早报》获得的一份关于上海自贸区筹备的内部政府文件中写道:”在风险可控前提下,可在区内对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进行先行先试。”
位于浦东的上海自贸区面积28.78平方公里,包括洋山深海港和外高桥免税区。据港煤披露的文件,区内还将实现”金融市场利率市场化”。
高度技术难题
北京对外经贸大学专家郭宏宇向德新社表示,只要人民币在上海自贸区能自由兑换,很快就将推行到全国,各大有国际业务的银行都将在那里开设分行。他认为,这一计划是必然结果,”要将上海建成国际金融中心,却不允许人民币自由兑换,那是没有意义的 “。
但是,中央政府将把这块试验田与中国其他地区隔离多久、多大程度,尚不明确。渣打银行表示,如果有关部门限制企业只能在自贸区内开展业务,其影响将微乎其微;但是,如果任何中国企业只要在区内开设分支,均能享受开放的金融服务,那将等同于中国开放其资本项目。因此,预计自贸区的规定将十分复杂。
华东师范大学黄泽民教授也向德国之声指出,自贸区的金融开放包括对外和对内的开放,”对这两个开放,存在一些比较难以把握的地方”。首先,在实体经济中,比如保税区,进入保税区就免税,在区外按原来的做法,但金融的流动性非常强。此外,自贸区对境外的资金是自由流动的,那么,自贸区与境内非自贸区之间的流动如何,在具体操作层面上有许多技术性问题要考虑。
对中国而言,这一尝试意义深远。上海财经大学专家陈波向媒体表示:”上海自贸区计划若难产,金融改革都会失败。”
相关日志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