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嘉誠最近大手筆拋售香港和大陸的資產,並在歐洲灑下千億元以上的投資,中國經濟要完了嗎?李嘉誠意欲何為?
重讀筆者2011年4月5日的專欄文章【東西方投資格局的博弈】,便不得不驚嘆于李超人的深謀遠慮,這一手棋早在三年前便已經開始醞釀。和記黃埔乃是上市公司,必須對股東負責,而投資最忌諱的就是把雞蛋放在一個籃子里,"脫亞入歐"乃是李超人實現全球資產配置多樣化的一步大棋。
東西方投資格局的博弈
—-下個十年的全球資產投資戰略
亞洲在經濟危機後的強勁復甦表現,特別是中國的表現讓世人嘆為觀止。亞洲順理成章的成了全球資產投資的最熱戰場,成了各路資本避險套利的天堂。可是這種看多亞洲,看空西方(包括歐美日本)的策略是否經得住下一個十年的考驗?資本是繼續在亞洲追逐泡沫利潤,還是開始實施漸進的戰略結構調整?
在2009年和2010年,全世界的投資者都在為新興市場瘋狂,熱錢像洪水一樣涌入亞洲。作為亞洲引擎的中國似乎可以無休止的以10%的速度增長,似乎看不到泡沫繁榮的盡頭。盡管危機後的西方不乏許多物美價廉的資產,全世界絕大多數的觀察家仍不看好西方的資產市場。但我認為下一個十年的投資戰略應該是循序漸進的在亞洲減倉,同時在西方建倉增持。
從目前來看,這個策略的準確性已開始有所顯現。去年絕大多數發達國家的股票市場已經經歷了雙位數的增長︰道瓊斯指數上揚了20%,英國FTSE100上揚了16%,德國DAX上揚了30%,香港恆生指數上揚了15%。與此同時我們最抱有信心的兩大亞洲市場卻表現乏力︰印度Sensex指數僅上揚10%,中國滬深300指數下挫了2%。從短期指數來看,亞洲表現也很一般,以摩根斯坦利資本國際指數(MSCI World)為例,今年發達國家的股票的表現普遍要比新興國家的股票好5個百分點。
這種情況還將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繼續下去。首先,中國在過去30年以平均10%的年速度增長。但是這種情況沒有理由再持續下去。中央政府已經放棄單純追求增長速度的國策,轉而強調增長質量,經濟降溫勢在必行。目前的高通脹漸有失控之勢,政府緊縮貨幣政策的力度會加大,人民幣升值的內外壓力也會加大。目前銀行的信貸規模是2007年的10倍,流動性嚴重泛濫。最低工資在很多城市以雙位數率增長,繼續蠶食中國在勞動力成本方面的相對優勢。官方的通貨膨脹數據已達5%左右,實際可能遠遠高于這個數。
樂觀的人們認為這種經濟過熱的情況會得到控制,因為政府可以利用國有的銀行系統來實現軟著陸。但是從目前已經出台的央行加息,提高準備金等等力度很大的措施來看,目前的經濟泡沫特別是樓市的泡沫,食品的泡沫不但沒有減小,反而有進一步擴大之勢。宏觀調控幾成"空調",種種情況與日本在1989年的情況很相似,時至今日日本仍沒完全走出那時泡沫破滅後的滯漲。
通脹和泡沫對市場的消極影響有三︰第一,成本拉升,利潤率下降,購買力減少;第二,導致緊縮的貨幣政策,阻礙企業融資和擴張;第三,貨幣政策很容易出差錯,利率提的太慢控制不了通脹,利率提的太慢會導致通貨緊縮。雖然高通脹很可怕,但是通貨緊縮更可怕。這一點日本就是很好的例子。
通貨膨脹並不是亞洲市場唯一值得擔心的痼疾。還有就是熱錢。亞洲市場在抵御美聯儲量化寬松(QE)所帶來的強度流動性沖擊。美聯儲憑空創造了6000億美元購買聯邦國債。投資者賣了國債就去買其他美元資產,拋售美元資產的人又把錢投入惡炒亞洲的各種基金。錢就這樣一輪又一輪的涌向亞洲市場,為亞洲的經濟泡沫推波助瀾。
但是有沒有可能量化寬松真的對美國經濟有助效?也許它不會拉動美國的家庭消費,但它很有可能促進美國企業擴大開支,這就會對經濟復甦產生相當積極的影響。
量化寬松把企業最害怕的通貨緊縮給排除掉了,很好的保護了企業融資和投資的信心。這也就是為什麼很多衡量美國企業擴張的數據達到了1988年以來的最高水平。如果這種情況繼續下去,人們會對經濟前景會更有信心,美元匯率會趨穩定,需要更多QE救市的威脅就會被解除。在這種情況下大量資本會流出新興市場,流回美國,這會從某種程度上造成新興國家市場的動蕩。
所以美國的經濟並不像許多觀察家說的那麼糟,而且受債務危機困擾的歐洲也有很多亮點︰在歐元弱化的情況下,德國出口增長強勁,其失業率達到了18年來的最低水平;今年一月份,歐洲的零售增長達到了四年以來的最快水平。這一切都昭示著歐洲的商業信心和消費信心在強勁反彈。地震後的日本也有很多投資機會︰地震使日本股市經歷了08年危機以來最嚴重的一周股指下挫,很多資產被嚴重低估;地震造成的損失巨大,重建費用驚人,將極大的拉動日本的內需;核電站爆炸將迫使日本重新調整其能源供應政策,核電行業的危機會給其他的能源供應渠道創造巨大機會。
宏觀調控無力,經濟泡沫嚴重的亞洲諸國很有可能在未來5年左右被迫硬著路,特別是中國的硬著陸很有可能引發一場地區性的經濟危機。所以這時候應該漸漸在亞洲減倉,同時在西方(德國和美國)建倉增持。日本,法國,英國也頗值得關注。這些國家擁有許多危機後被嚴重低估的資產︰比如德國的DAX指數盡管在2009年以來有很大漲幅,其平均市盈率仍在11倍左右。下一個十年亞洲模式將面臨非常嚴峻的考驗,所以資產投資的全球部署必須未雨綢繆的做好結構調整。中國企業可以抓住這個契機向外輸出資本,降低暴露在本國泡沫下的風險,同時可以緩解國內流動性過剩的難題和通貨膨脹的壓力。
相关日志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