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专栏〗
【经济改革VS政治改革】
财税体制改革今年内可能有局部突破 2
华人圈子里,饭局对了,事就成了 3
不让地方破产会蕴藏更大的风险 3
中央财政收入增幅回升,但离达标甚远 4
财政实力一般的城市如何开展棚改工作? 4
上海的困惑也是全国的困惑 5
基层政府以支定收怎能不收"过头税"? 6
七部委增补重点镇可能导致不少混乱 6
劳动力市场改善为经济企稳增添证据 7
中国粮食生产用水极为粗放 7
中国食品网购者愿为安全支付高溢价 8
中国的污染企业与环保部门存在"供养关系" 8
地方车辆注册制度漏洞弱化了限购令作用 9
中国的"大师"是谁捧出来的? 9
南北方稀土集团的整合普遍陷入困境 10
外资抱怨遭中国炮轰是因为"没靠山" 11
〖分析专栏〗
【经济改革VS政治改革】
在中国的政治周期中,三中全会往往是出大思想、定大政策的会议。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是党的思想路线的根本原则,使中国转向改革开放;1984年,十二届三中全会指出中国的社会主义经济不是计划经济,而是以公有制为基础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1993年,十四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原则等等。
不过,越到后来,三中全会要提出创造性的重大思想就越难了。原因也很简单,改革开放的局面越打越开,市场越来越开放,而剩下的有待解决的问题难度也越来越大,要寻求突破越来越不容易。但也正因为如此,人们对改革预期的积累也越来越高。尤其是对今年秋天召开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国内外都带着迫切的期待,想一睹中国新领导人将如何展示自己的执政思想,明确未来改革的重要战略领域。
综合目前的形势看,十八届三中全会的主题是改革。但选择什么样的改革领域?是经济改革还是政治改革?是机制改革还是体制改革?新型城镇化、土地制度改革、金融体制改革……是否会从此开始推动?这些问题都是未定之数。实际上,正如安邦(ANBOUND)简报此前指出,围绕十八届三中全会的改革方案,各个利益集团正在努力施加不同的影响力,期望能引导政策。
根据我们了解的情况,十八届三中全会可能强调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和社会体制改革,有可能打出一面"建立规范、高效、公平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大旗,这不仅与十八大提出的小康社会和"翻两番"的战略目标相呼应,还与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的"宏观政策要稳、微观政策要活、社会政策要托底"的说法完全吻合。
选择经济改革作为重点,其基本逻辑在于,今天中国的改革要发现新动力,经济要找到新活力,必须发展更加开放的经济体系,从而创造微观的经济活力。而要实现这一构想,在目前的体制环境下,只能在经济体制上入手。因此,新一轮的改革要重构更加市场化的经济体制。与此相关,政府行政管理体制的改革、简政放权、处理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打破垄断、放开市场等一系列问题,都将成为今后改革的重点领域之一。
选择经济改革作为重点,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政治体制改革暂时不会在中国启动,那么涉及深层利益的市场经济改革就成为政治改革滞后的一种"代偿"。从决策层的角度来说,如果能够在不启动政治体制改革的情况下,尽量挖掘经济改革中的潜力,那将是目前最合适的政策选择。说得更直白一点,政治体制改革不容易搞,那么在经济体制改革上来找补。在一定的限度内,这的确会维持一定程度的经济增长。
昨天(8月12日),由人民出版社推出的前国务院总理朱镕基的新书《朱镕基上海讲话实录》,高调在人民大会堂上海厅举行发布仪式。有敏感的市场人士问:一向低调的朱镕基如此高调的发布新书,有没有什么特别含义?在安邦(ANBOUND)高级研究员贺军看来,现在高调出书的一个含义,就是要借朱镕基的书来谈改革问题。该书称,1981年,上海的财政收入是171亿元,而朱镕基到任的1987年,这一数字变成了165亿元。上海财政收入在六年内不升反降。原《人民日报》副总编辑周瑞金说,在这种情况下,"只有通过改革,才能解决上海的种种问题","他(朱镕基)善于改革。"
安邦(ANBOUND)的智库学者认为,在中国当前经济社会发展问题丛生、矛盾激化的当下,如果中央不在经济改革上弄出一些大动作,恐怕难以得到期盼政治与社会改革人士的认同。很明显,现在要集聚一切可以利用的力量,来为市场化改革造舆论,形成推动经济改革的环境与合力。
最终分析结论(Final Analysis Conclusion):
十八届三中全会启动政治改革的可能性不大,只会把重点放在经济改革上,经济体制改革将成为政治体制改革滞后的一种"代偿机制"。(AHJ)返回目录
〖优选信息〗
【形势要点:财税体制改革今年内可能有局部突破】
过去,网上曾经流传过一个段子,内地某个城市的市长面对媒体记者算了一笔帐,曾豪迈地表示,"给我5年,投入百亿挣回千亿。"如何在5年之内赚回这笔大钱呢?该市长称:"拿我们重点建设的某个城市新区来说,现在那里的地卖50万一亩,但是整个基础设施上去了,价格就变成了1000万一亩。你说我举债,但给我5年时间,那边配套跟城区一样成熟,我投几百亿下去,一千亿回来了。"这种情况实际上反映了当年"四万亿"刺激措施债务背后,作为举债主体的地方政府的典型心态,这也是促成地方债"借新还旧"、愈叠愈高的原因。地方之所以对举债情有独钟,与现行的财税体制有一定关系。1994年的分税制改革清晰地界定了中央和地方政府的税基和税收分成比例,但中央和地方政府的财政收支倒挂现象比较严重,特别是在"GDP增长竞赛"与过度竞争背景下,地方政府纷纷寻找其他财源以弥补收支失衡,包括依靠卖地收入的土地财政成为普遍模式,地方因此而债台高筑。对于地方负债与财税体制的关系,中央也是对此表示认可的。国家发改委宏观院常务副院长王一鸣日前表示,在秋季召开的三中全会上,财税体制改革等会有一个整体设计。在改革过程中,中央和地方财政收入分配会是一个调整重点,根本性的需要是未来对地方收入结构和收入体制的再造以及提高预算透明度,强化约束性。(BHJ)返回目录
【形势要点:华人圈子里,饭局对了,事就成了】
中华的饮食文化源远流长,现如今的饭局已远远超出了吃饭本身的含义,饭局也成为商务和社交的重要部分。一般来说,一个成功的饭局包括当好主人、选好客人、选好话题,再配上一点红酒几点。一场饭局,若用心经营,人脉就会越滚越大。当好主人一般都要事前进行精心的准备,包括准备饭局中的话题、拟定邀请客人的名单、了解客人的习惯与喜好、选取合适的餐厅,一些主人甚至要提前到餐厅考察环境、品尝餐品的口味等;找对客人,很重要。一个好主人要有阅读气氛的能力,例如,政治立场不一样,最好不要在一起,反之,立场一样,谈起来就会非常愉快。客人如果彼此不认识,就要想办法安排一位共同的朋友,坐在中间,让客人不被冷落,如果没有共同朋友,那就要安排一位开朗朋友在旁边,要把每个人状态设定好,让大家能够快速进入饭局中;中国人是社交型的,喝点酒,比较容易交流,有些事清醒的时候说不清楚,喝到微醺的时候,才讲的出来。因此,好酒在饭局中不可或缺;不过再好的酒,若话题差,好酒也不好喝。一般来说要寻找客人感兴趣的话题粗茶淡饭,配上好话题,一样满室生香。举例来说,东亚证券董事长王伯鑫并非创业家,也不是企业家第二代,35岁那年,他担任西班牙银行助理副总裁时,开始举办金融好友会,每年自掏腰包举办餐会,从未间断,固定成员约40位,每次聚会20位,目前大约累积超过300位金融机构副总层级以上的朋友。他每年饭局约200场,一个礼拜平均四场左右,自己当主人的饭局,一年也有三、四十场,一年花数十万元。王伯鑫的饭局分为金融界、投资界、产业界,及乡亲几类。饭局后都会准备与会者通讯录,隔天请秘书传给每位与会者及其秘书,让人脉自动滚下去。两年半前,王伯鑫接任东亚证券董事长,东亚主打财富管理业务,开幕后,朋友纷纷询问是否需要协助,更不约而同把大笔大笔的资产委托东亚管理。两年半来,每月手续费收入,从三百万元成长到一千多万元,成长近三倍。办公桌上一万张名片、厚厚的饭局档案,是他最珍贵的资产,这就是他一路从低处往上爬,所累积的职场竞争力。(BYXD)返回目录
【形势要点:不让地方破产会蕴藏更大的风险】
根据中国预算法和相关法律,地方政府并不会走上底特律的破产之路。然而,地方政府不会破产就意味着中国的地方债务没有风险,或者更安全吗?结果可能完全相反。中国的地方政府债务大多以银行提供的信贷为主,无视地方政府的债务风险,势必拖累银行,引发恐慌,这会危及金融全局,引发系统性风险。地方政府不会像底特律一样破产,于是地方政府有了这样的心态:我在任上,建了路、修了桥,功劳是我的,贷款是银行的,还不还和我没关系。但借了钱总要还,最终风险全集中到中央政府身上了。这就是"中国没有底特律"模式的最大风险。安邦(ANBOUND)的智库学者认为,如果用"底特律模式"来处理中国地方政府的债务,允许财政"收不抵债"的地方政府宣布破产,可能会产生五个方面的正面影响:一是明确区分中央与地方政府发展的职责;二是有助于推动城市化的良性发展;三是推动政府改革,改变GDP主义;四是控制风险扩散;五是推动中央对地方政府的合理救助。要解决中国债务问题,恰恰是需要中国出现底特律,让中央不再为地方政府兜底,剥离地方政府身上附着的国家主权信用,一城一市破产不影响全局,经济全局的发展才能更平稳一些。(RLJL)返回目录
【形势要点:中央财政收入增幅回升,但离达标甚远】
财政部8月13日公布了7月全国公共财政收入情况。数据显示,7月份全国公共财政收入11849亿元,比去年同月增加1177亿元,增长11%。其中,中央财政收入6049亿元,同比增长8.8%;地方财政收入(本级)5800亿元,同比增长13.5%。本月中央财政收入增幅延续上月回升态势,主要是受年度间退税不可比以及去年同期收入基数较低等因素影响。1-7月累计,全国财政收入80439亿元,比去年同期增加5972亿元,增长8%,比1-6月累计增幅提高0.5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回落3.6个百分点。其中,中央财政收入38360亿元,同比增长2.6%,比1-6月累计增幅提高1.1个百分点;地方财政收入(本级)42079亿元,同比增长13.5%,与1-6月累计增幅持平。财政收入中的税收收入69432亿元,同比增长8.5%,比1-6月累计增幅提高0.6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回落0.5个百分点。从数据变化来看,近两个月,中央财政收入增幅有所回升,但1-7月累计增幅比预算目标(7%)仍低4.4个百分点,并低于地方收入增幅,主要是进口环节税收、国内增值税、消费税等全额或大部分属中央的税收收入累计下降或低增长。地方财政收入增长,主要是前几个月房地产市场成交额大幅增加,带动相关地方税收增加。整体来看,中央和地方的财政增收压力仍然很大,政府财政仍会相当紧张。(LHJ)返回目录
【形势要点:财政实力一般的城市如何开展棚改工作?】
棚户区改造是当前宏观经济"稳增长"的重点方向。中国政府希望以此类民生工程,在改善社会民生的同时,拉动投资、消费需求,带动相关产业发展。目前来看,最引人关注的命题在于,棚户区改造的资金从哪里来,又该怎样偿还?尤其是对于那些财政实力较为一般的城市,这一问题更显得迫切。在这方面,吉林省辽源市的棚改经验值得借鉴。辽源市棚改的资金,主要来自于国开行的贷款。截至去年底,该市回迁安置居民6.7万户,累计完成投资83.6亿元,政府主导项目投资61亿元。这其中,辽源市政府通过平台公司向银行借款21.8亿元,由国开行吉林分行提供贷款19.25亿元,占比高达88.3%。国开行人士表示,国开行发放的棚改贷款大多为15年期贷款,以基准利率为主。"棚改是一项民生业务,短期内不可能收回全部投资,因此资金期限一定要长,这符合国开行作为中长期融资主力银行的定位。"而在还款方面,辽源市副市长谭海表示,在辽源市棚改过程中,注重"在土地上做文章"。对于承担保障房建设任务的开发企业,优先赋予相应地块的开发权,通过土地收益补充财政投资,先期投入暂由企业垫付,政府资金陆续到位、逐步偿还,以缓解资金紧张压力。谭海指出,对于棚改债务的偿还,该市将通过保障房小区门市房收入、争取国家财政补贴等方式来解决。他估计,目前辽源市所有保障房小区配建的门市房总价值6亿-7亿元,"希望将来房价上涨后,可以卖出去。"他表示,更重要的是,保障房建设将拉动经济发展,城市路网建设使周边土地增值,为政府经营土地提供了更大空间。通过棚改,城市会变得更漂亮,基础设施得到改善,有利于我们招商引资,税收有望得到增加,这些都将为债务偿还提供支持。据辽源市官方统计,2012年,辽源市建设保障房265万平方米,可提供就业岗位4.9万人,吸纳进城农民5000户左右,建筑业、房地产业创税7亿元,直接拉动经济增长3个百分点。(RLX)返回目录
【形势要点:上海的困惑也是全国的困惑】
上海市副市长杨雄日前谈到上海在建设四个中心过程当中面临的问题。他说,一直困惑的一大问题是:现在上海的总部经济——即跨国公司总部加上投资公司和研发中心,落在上海的跨国公司总部大概400多个——绝大多数是行政性质的,资金运作不在其中。同时上海在产业发展上也碰到类似的问题。杨雄表示,"这是我们多年困惑的事,最有实际价值的(企业)都没在上面,这对我们是个很大的问题,我们提供了这么多的基础设施,这几年我们一直在探索如何解决这个问题。"杨雄抛出了上海市的疑问:上海能否通过自贸区改革使上海的总部经济运营起来。杨雄强调,上海需要一套能够适应上海的产业升级,适应于互联网发展,适用于新型经济、知识经济的发展的一套机制。在我们看来,上海副市长杨雄表示的困惑,其实在全国也有很多类似的例子,即政府提供了很多基础服务,但外资企业的总部运作、实际资金运作并不在中国当地。而要解决类似的问题,关键还在于市场开放。(BHJ)返回目录
【形势要点:基层政府以支定收怎能不收"过头税"?】
受经济增长放缓的影响,今年上半年全国财政收入增长7.5%,增幅同比回落4.7个百分点,财政收入矛盾更趋突出。一些税收收入降幅较大、财政困难的县,出现了收"过头税"的苗头。所谓"过头税",指地方政府过度征收税务,既包括时间上的"过头"(如将明年的税提前到今年征收),也包括幅度上的"过头"(巧设名目征收税费)。近几年,中央财税部门反复强调不要征收"过头税",但这种行为却屡禁不止,反而不断增加。国税总局局长王军强调,收"过头税"害人害己害长远。各级税务机关要依法征税,坚决不收"过头税"。如果有关方面提出不切实际的要求时,税务部门要主动向当地政府和上级税务部门汇报,说明情由,争取理解和支持并进行纠正。税务总局将组织专门力量,调研查处收"过头税"的问题。同时,要不折不扣落实国家的各项税收优惠政策,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支持企业发展。但在一些基层政府官员看来,不收"过头税",几乎是不可能的。一些基层财政部门反映,有些地方领导先定好今年干多少事、要花多少钱,然后再给财政部门下任务,财政收入必须增长30%甚至更多。"领导年年大干快上,财政收入怎么能跟得上?靠收'过头税'和增加不合理的非税收入,会导致以后财政压力更大。"一般来讲,财政的基本原则是量入为出,有多少钱办多少事。像这种以支定收,本末倒置,又怎能不收"过头税"呢?其实,要治理"过头税"现象,不仅需要上级部门的三令五申,更需要来自于制度上的保障。在当前政府财政预算不透明,财政开支不受监督的情况下,基本不可能堵住"过头税"。(RLX)返回目录
【形势要点:七部委增补重点镇可能导致不少混乱】
住建部网站日前发布通知称,住建部、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国土部、农业部、民政部、科技部七部委决定对2004年公布的全国重点镇进行增补调整,以适应新型城镇化发展要求,进一步实施有重点地发展小城镇的战略。通知显示,此次增补调整的目标是各县(市)至少有1个重点发展镇列为全国重点镇,并使全国重点镇成为今后各地各有关部门扶持小城镇发展的优先支持对象。全国重点镇的增补调整推荐条件是人口达到一定规模、区位优势明显、经济发展潜力大、服务功能较完善、规划管理水平较高、科技创新能力较强。根据计划,各地要在2013年11月30日前将省级推荐名单和材料报送住建部,增补调整名单计划于2014年4月前公布。在安邦(ANBOUND)的智库学者看来,七部委决定对重点镇进行增补调整,无疑是新型城镇化战略的一部分。不过,这样的政策未必能取得预期效果,反而会导致不少混乱。由于重点镇的归属直接决定了资源的流向,当指标下放到基层,势必引起各镇的争夺,构成寻租的机会,不仅选不出符合条件的镇来,更会成为地方官场讨价还价、相互扯皮的焦点。发展小城镇的战略的确需要有重点,但重点不应在资源投向上,而应聚焦于制度改革,盘活微观经济。在未来的经济转型中,中国政府需要把握好自己的定位,别让行政权力的有形之手伸得太长了。像这种选三好生式的政策,未见其利,首见其害。(RLX)返回目录
【形势要点:劳动力市场改善为经济企稳增添证据】
中国劳动力市场显露出新的改善迹象,这不仅增添了经济企稳的证据,同时也降低了政府出台大规模刺激措施的可能性。作为全国最大的招聘网站之一,智联招聘(ZHAOPIN.COM)在7月份发布的新职位数量较上年同期增加了53%,达到该网站有史以来的次高水平。智联招聘的业务扩张,再加上招聘程序从"线下"到"线上"的转移,意味着该网站招聘广告的快速增长已成为常态。不过即便如此,7月份的新职位增幅高于自2011年1月以来45%的月度平均同比增幅,表明企业的招聘意愿增强。每年7月份都是中国高校学生毕业的时间。因此,当月新职位增速略微加快或许是一个令人欣慰的迹象,表明毕业生有就业机会。另外,美世咨询公司(MERCER)对500多家企业第二季度人力资源计划进行的调查也显示,企业的招聘计划温和改善,受访者平均预计空缺岗位将增加2.2%,增幅高于第一季度的2.1%。与以往相比,这一比例并不高,但表明企业总体上没有裁员。此前,中国公布了乐观的7月份经济数据。中国7月份工业增加值较上年同期增长9.7%,同比增幅高于6月份的8.9%。中国7月份贸易数据也较为强劲,进出口数据双双超出预期。不过,并不是劳动力市场的所有迹象都是乐观的。中国官方以及汇丰集团分别编制的两项采购经理人指数(PMI)都显示,中国制造业正在裁员,其中汇丰PMI显示的裁员速度尤为显著。不过也有一些迹象显示,服务业的扩张在一定程度上抵消了制造业放缓的不利影响。根据中国国家统计局上个月与二季度国内生产总值(GDP)一同发布的数据,2013年上半年,中国第三产业较上年同期增长8.3%,增幅超过了第二产业的7.6%。(RLX)返回目录
【形势要点:中国粮食生产用水极为粗放】
中国是一个水资源短缺的国家,天然降水呈现总量少,年际分布极不均匀等特征。据《经合组织-粮农组织2013-2022年农业展望》分析,中国水资源总量居世界第4位,但人均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2000年-2011年期间,中国年均水资源总量为2.7万亿立方米,其中最高年份2010年达到3.1万亿立方米,最低年份2011年仅为2.3万亿立方米,最高年份与最低年份水资源总量相差33%。人均水资源来从2000年的2194立方米/人下降到2011年1730立方米/人,期间平均仅为2036立方米/人。尽管在过去十年间我国农业用水量有降低的趋势,但其占总用水量的份额仍超过60%。据有关专家测算,中国生产1吨粮食的耗水量高达1300立方米左右,而在节水发达的国家生产同样1吨粮食的耗水量则在1000立方米以下,2000年以来我国农业灌溉用水缺口大约为400亿立方米,相当于生产3000万吨粮食的需水量,大约占目前粮食产量的5%。在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下,农业用水量的减少将影响粮食生产的稳定性。(LLFJ)返回目录
【形势要点:中国食品网购者愿为安全支付高溢价】
在国外市场中,食品电商业务的主要卖点是方便购买,而在产品质量没有保障的中国市场,情况则与此有所不同。中国的食品电商业务的卖点是食品的品质,因为消费者愿意为安全和品质付出溢价。接连不断的食品安全已经引发我国大量消费者的恐慌心理,针对这种情况部分商家通过网络销售食品,承诺所售食品直接采购自农户,能够保证食品的品质。对于在线零售商而言,让消费者相信他们能在食品安全上兑现承诺至关重要,然而,要想让疑心重重的中国消费者放心并非易事。由于网购食品能够减少中间环节,提高食品新鲜度,令食品流通更易追踪,在线零售商逐渐取得了部分消费者的信任,此外,买家的评价和评分对让潜在买家相信商品质量也起了很大作用。网购已使得食品逐渐成为互联网零售领域中快速成长的一个组成部分,促进了我国在线零售业的繁荣。据预测,今后五年新鲜农产品的在线销售总额会从今年的约115亿元飙升至400亿元。保守估计,中国食品在线销售市场增速会轻松超越主要海外市场,预计到2017年时,中国新鲜食品的在线销量会较今年的6.64亿吨增长8%左右,同期美国此类商品的在线销量将较今年的7700万吨增长5%左右。(LLFJ)返回目录
【形势要点:中国的污染企业与环保部门存在"供养关系"】
中国一直在强调避免走西方国家"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但现在很多地方还是走上了这条道路。目前一些地方的环境污染状况已逼近极限,改变唯GDP的政绩观、妥善处理经济发展与环保关系迫在眉睫。为什么环保问题会越来越多?显然不能简单地将原因归结于地方环保局的工作越来越不得力。河南省某县环保局长算了一笔账,"县环保局目前有157人,其中133人为自收自支人员。他们吃什么?只能吃'排污费'。""去年全县排污费收入500万元,其中10%上缴中央财政,10%上缴省里财政,80%由县财政返还给环保局,用于发工资、保运转。"如果污染企业成了政府环保部门的衣食来源,从利益的角度出发,政府是该保护环境,还是保护污染企业?该县环保局处境可能是中国许多基层地方环保部门都面临的问题。如果环保部门和企业之间形成利益链条,环境治理只能成为一句空话。如何隔断这种供养关系?首先,从财政上保证可配套的环保资金,加大基层环保执法能力;其次,建设要推进环境信息实时公开,制约地方政府对环境执法和环境诉讼的干扰;再次,强化地方党政"一把手"的环保职责,要改革考核政绩的传统模式,实现环境保护一票否决制;最后,打造要公众深度参与环保公共事务的平台,让公众的监督落到实处。(RLJL)返回目录
【形势要点:地方车辆注册制度漏洞弱化了限购令作用】
2010年,北京市宣布每年仅发放24万个机动车牌照,由每月摇号产生。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称,在2013年7月份北京的机动车牌照的摇号中,中签率不到八十分之一。外媒戏称,相比之下,拉斯韦加斯轮盘赌博的胜算率还有三十七分之一。这么低的中签率让有购车需求的人们想方设法绕开规则,于是迅速形成了一整套产业来帮助他们。许多北京居民在参加摇号多次未果后,花钱在距离临近的河北省或天津市上了牌。一年申请多次进京证对于他们来说也是划算的。据彭博新闻社的报道称,中国各自为政的地方车辆注册制度形成了一个巨大的漏洞,足以让150万辆车钻空子。根据捷实汽车咨询公司的统计,这一数字估计相当于在北京、上海和广州行驶的外地注册车辆。随着更多城市计划限制机动车数量,这个问题只会越来越严重。限购政策的决策者应该明白,简单的限购无法扼杀对汽车的需求。如果人们真的想要买车,这些政策无法阻挡他们。与其粗暴简单地通过行政手段限车或让人放弃购车,还不如想办法通过提高使用成本、环保等方式去引导人们减少私车的使用。(RLJL)返回目录
【形势要点:中国的"大师"是谁捧出来的?】
前不久,气功"大师"王林事件在国内政商两界弄得鸡飞狗跳。其实,这些"大师"在中国当代的历史,与改革开放一样长。曾目睹上世纪追寻"大师"荒诞场面的原社科院宗教所长杜继文记得,"大师"张宏堡的报告会上,数十位老将军挤满最前几排,聆听教诲;张宏堡当时说,"我就是你们的父亲,你们必须像儿子对待父亲一样尊敬我。"当"大师"离席时,老将军们如赛跑般冲到台上,抢坐"大师"的椅子,争喝杯中的剩茶。1979年5月,全大陆12个省上报20名特异功能人物。时任中共中央宣传部部长胡耀邦于是批示"荒谬绝伦"。"人体科学"的魅力还进一步渗透到渴望养生保健的老干部中。1982年,"大师"中的领衔人物张宝胜被引荐到一位"中央同志"面前表演特异功能,这段经历成为张宝胜行走江湖的重要资本。到1980年代中期,"气功热"走向高潮时,"大师"与官员干部的结合已无处不在。一场发功会,到场副部长近20人,厅局级干部约200人。1981年底,"特异功能"争论,已经形成"大科学家"钱学森和"大学问家"于光远相持不下的局面,事情再次闹到了胡耀邦那里。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胡耀邦批示"守住两条线":"这不是我们的科研方向,报刊上不要介绍和宣传"。但1982年4月20日,中宣部向全国宣传系统发出的通知中,这一意见发生了微妙变化,在"不宣传、不介绍"外加了"不批判",这一变化耐人寻味。据称,钱学森介入表示支持,而且"以党性保证"人体特异功能是真的,胡耀邦只好让步批示说,"可以允许极少数人继续研究这个问题"、"继续探讨"。时至今日,追寻"大师"或"特异功能"热潮在中国大陆始终不歇。(BHJ)返回目录
【形势要点:南北方稀土集团的整合普遍陷入困境】
国务院为稀土行业制定的整合大限已过去两个月,但南北方稀土集团的整合却并不顺利。据了解,在北方集团方面,以轻稀土为主的北方整合版图已较为清晰,该区域龙头企业包钢稀土成了整合的中心力量,已经与内蒙古12家上游稀土企业及股东分别签署了《稀土上游企业整合重组框架协议》,这些企业同意无偿向包钢稀土转让本企业51%的股权。不过,包钢稀土总经理张忠透露,这12家企业尚处于前期评估、作价阶段,还没实质性整合到公司中。此外,由于近期稀土价格出现暴涨,企业估值发生变化,未来如何还属未知。而在南方集团方面,以中重稀土为主的南方行业整合更加举步维艰。一方面,虽然截至目前该区域已形成以中国五矿、中铝集团、中色股份、赣州稀土集团、广东稀土产业集团、福建稀土集团以及湖南稀土集团为主的七大势力,然而,正是他们之间的博弈,构成了南方稀土整合的难题;另一方面,南方稀土市场小、散、乱的情况更严重,单个龙头企业把持整个市场较难实现。分析人士表示,行业整合并非一蹴而就,尤其是资源类企业间的兼并重组所面临的困难更多。一方面,企业之间涉及直接的经济利益,市场份额、控股权、盈利能力等各方面因素都得重点考虑;另一方面,国家层面推动行业整合,而地方政府和部分企业之间存在着经济利益,地方政府的态度也影响整合进程的快慢。监管层似乎也意识到整合的困难性。今年初,12部委着力推进兼并重组的九大行业中就包括稀土。日前,就在上述稀土产业论坛开幕前夕,工信部等八部委宣布准备从本月15日开始组织开展为期三个月的打击稀土行业违法违规行为专项行动,业内人士认为,严厉的整治行动确实在一定程度上为行业整合扫清了道路,但依然难以实现在短时间内解决南北稀土存在的问题。(RLX)返回目录
【形势要点:外资抱怨遭中国炮轰是因为"没靠山"】
近来,针对外国投资者的政府调查和官方媒体曝光,似乎成了中国商界的家常便饭。国家发改委调查婴幼儿配方奶粉市场的定价行为并开出巨额罚单,警方对英国制药集团葛兰素史克的贿赂行为进行了突击式调查,大众汽车和苹果公司都受到来自媒体关于它们质量控制不力、消费者服务糟糕的批评……英国《金融时报》新闻副主编汤姆•米切尔认为,对外国人来说,在中国做生意从来就不"一帆风顺",但最近如此猛烈、如此频繁的炮轰给这里的商界敲响警钟。中国政府官员否认采取协调行动打击外国投资者的说法,并强调欢迎外国投资者在中国经济中发挥"重要"作用。这些混乱信号反映了中国对外商投资的矛盾态度。一方面对外商投资有强烈需求,但同时面对外国公司的巨大影响力又有些不安全感和怨恨情绪。所以,中国在用一只手对外商投资表示欢迎,同时又在用另一只手进行打压。外国公司表示自己成了"替罪羊"——中国政府一方面要对经济下滑作出反应,一方面又要试图转移民众对中国国内令人担忧的食品和药品安全问题的注意力。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美国商界领袖抱怨说,"谁都可以拿我们出气,因为我们无法获得政治支持,没有后台。"在经济增速下滑和不景气的当前,中国对待外资的态度可能会对外资的积极性产生影响。(RLJL)返回目录
相关日志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