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官场不太平,这显然已经不是个别人的私下观感。近日,在山西政界流传着一份名为"山西省已被查处或已被带走正接受调查的部分官员"名单,开列出上至原山西省委副书记、纪委书记金道铭,和原中宣部副部长、曾任山西省委常委、太原市委书记申维辰,下至多位县市长在内的30多人大代表,微信间传播甚广,于身在其中的诸多官员来说可谓气氛肃杀。
而且仅据笔者所掌握的资讯,该名单列出的被带走官员真的只能算是"部分官员",不少正在接受调查、或者已经失去自由的官场人士,仍不在少数。目前的山西官场,传言四起,据称仍有多位副省级高官已经在接受调查,中纪委对地方纪委体现出极度的不信任,包括双规等措施的执行,也更多考虑邻近省份(比如河北)的人员和场所。
以某地籍贯或在某地为官来划分官场派别,这种观察视角一直都有,比如之前的"上海帮",虽然可以让外界对此有直观印象,但弊病同样明显,那就是将官场格局简单化。比如此次山西籍和在山西为官的被查处官员,便存在截然不同、甚至势同水火的派系关系。按照现有资讯来看,在不晚于2007年的时间,一个名叫"西山会"的高官圈子悄然成型,由进入或候补进入中央的山西籍官员组成,令计划为事实上的"党鞭",通过私下秘密聚会的方式操控和左右山西政局。这或许可以部分解释此次山西官场大地震的些许缘由,官场内部本身的盘根错节,拔出萝卜带出泥。
但是这并不能完全道清,以反腐为表现形式的权斗格局,独独拣选出"山西帮"来示众的全部缘由。毕竟,类似"山西帮"内部以县区籍划分官员帮派、对外以统一山西籍来集结在京力量的中国式官场运转,可以说放眼全国,比比皆是。甚至湖南衡阳爆出辐射整个官场的贿选案,可以说所在地政商两界无一幸免,但中央的处理方式依然暧昧,大部分官员未被实质性追究。不能不让人想到,薄熙来这位同样属于山西籍的政治斗争失败者,对山西官员以反腐的名义出手整肃的根本原因,是否与薄氏家族的衰落有关。
上述传言、揣测的逻辑框架,便是目前最典型的官场内外解读思路,对于疾风骤雨般的反腐风暴,人们甚少会从官方媒体所谓"个别官员三观尽毁,放松自我教育"等扯淡的角度去看,也甚少认同学者观察人士能够见诸内地报端的"权力不受监督,必然导致腐败"的理论解读,人们的想法更多会从政治斗争、官场权斗、帮派火并的思路去延展各自的揣测,热此不疲。很难说哪一种视角更了解中国,但大多数人从权斗角度出发的内幕探究,并非没有道理。反腐成了政治斗争,成了"打扫乾净桌子重上菜"的"再来一瓶",公众对反腐的期待有多少,失望可能就有多少。
抛开谁来监督纪委的天问不谈,王岐山可能是第一位承认目前的纪委反腐只是"治标"的高层官员,尽管有"治标为治本赢得时间"的后话。但要命的是,公众已经对是否真的能"治标"同样产生了巨大的疑惑,"治本说"更是变得遥不可及。当下的反腐困局,除了对权力制约的中国式失控之外,更多可能还是权力斗争、站错队等判断的普遍化,官员被抓被认为只是不走运,未被调查的官员,不论级别高低,尽管胆战心惊,等待第二只鞋子落地,但同样不会认为官场腐败的格局会因此而有丝毫改变。这才是一个无望的中国,而且更可怕的是,人们这种对反腐的世故分析,并非没有道理,反而切中了反腐的要害。
镜像链接:谷歌镜像 | 亚马逊镜像
Shop Amazon's New Kindle Fire 相关日志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