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與業研究型作家 謝宇程
「你這幾天去現場了嗎?」開完會的短短午餐之中,有人提出這個問題。
「沒去,我沒有要加入這些自以為是的人,這件事對我一點意義也沒有。」這個不熟的年輕人冷淡地說。
一口茶差點嗆到,我還以為我聽錯了。
自318學運發生後,我在臉書上看到年輕朋友的貼文,一面倒的支持學運。有些人態度猶豫,或是偶爾轉貼一些別人寫的,支持服貿的文章,少有人直接表達反對。那天,在一群朋友的討論之中,有人問起這個問題,我竟然聽到了一個意外的答案。
這個年輕朋友我並不熟,他年紀約莫和我相當(30歲上下),看起來比我更風霜一些,我不太清楚,也不打算仔細描述這個年輕朋友的背景。當我多問一些問題,這個年輕朋友,用一個略為不屑不耐的態度,低沉有力的嗓音,說了好一段話;我發現,那是我不會去思考到的視角。
施明德率領的倒扁紅衫軍,這場群眾運動,以人數而言,在台灣無疑空前,日後也難以超越。今日再看這場運動,讓人百感交集
誰的政治機會和言論自由?
他的話之中,頗多問候別人家族成員的語彙,有些情緒和雜亂,我修飾整理之後,大致如下:
「我是『台灣一般人』,沒什麼人比我更一般了。他們的抗議就我看來,不是幫助我這種『台灣一般人』,只是幫助他們自己。我很希望他們,在自以為代表、保護『台灣一般人』的時候,可以把我扣掉。
他們當然可以去抗議,我管不著。就像我去喝酒把妹,他們也管不著一樣。但是,他們去抗議,我一點都不覺得有什麼了不起,就和我喝酒把妹一樣,都沒資格自以為是英雄、是慈善。
從經濟來說吧。大部分的人都說,雖然有更多就業機會,工資也會提升,但是服貿後會貧富差距拉大,所以要幫我們『台灣一般人』上街頭擋服貿。但說真的,我覺得自己現在夠窮了,如果服貿後多一些錢,實在沒什麼不好。即使貧富差距拉大,不好意思,我覺得現在已經很大了,帝寶一坪多少錢?兩百萬?如果它變四百萬,對我有什麼差?一樣是買不起。
我知道他們抗議的主要訴求是政治,是自由。那我們就來談政治機會和言論自由。不過,誰的政治機會和言論自由?
李到陳到馬,都從英雄變惡魔?
先說言論自由,現在台灣言論很自由了,這麼自由的環境下,我們得到什麼呢?台灣本土電視台有好幾打,好自由,但最終還是被無腦的蠢節目壟斷。你說我們現在能抗議、能批評政府,很重要;但是,抗議、批評了這麼多年,政府變得很好了嗎?
你說政黨競爭和選舉很重要,但每一個總統都是我們自己選的,你看看,你不是討厭李登輝更多於蔣經國、憎惡陳水扁更多於李登輝,現在又仇視馬英九多於陳水扁?每一個立法委員,都是我們自己選的,我們看到他們有事沒事不議事只鬧事,我們現在看不過去就把他們趕出議事廳,由我們自己來鬧事。
在我看來,我,這個收入不多,工作普通,頭銜不高,沒有家世,沒有好學歷,也不會演講、不會寫作文的人看來,這些都和我沒什麼關係。
即使能選舉,被選上的不會是我,不是像我這樣的人。我們選總統,一開始以為他多好,後來總發現他是爛的;每次選立委,我們一開始知道他很爛,後來總發現他還能比我想得更爛。我們也知道,總統、政黨、立委,無論怎麼選,他們背後都是財團、營造商、甚至還有中國——無論服貿通不通過。
追根究柢,這個學運爭取的政治自由,始終不是我的自由。我的言論,在台灣不會被禁,在大陸也不會被禁。因為關於政治,我本來就沒什麼言論。但我的言論,在台灣不會被受重視,在大陸也不會被重視。因為這個社會,也不關心我的言論。無論選舉或是不選舉,有機會當選的,對於政治人物有真正影響力的不會是我,或是我這樣的『台灣一般人』。」
近年因貪腐被判刑的台灣政治人物,貪腐也許是兩黨最大公約數
民主、自由、平等的體質僵死腐敗
聽完他的話,我靜靜地想了好一會兒。我知道自己並不全然認同他的話,但是,他似乎確實隱隱約約指出一些關鍵:我們抗拒外力(中共),我們指責個人(馬江);我們看到一個腫瘤,極力想把它切掉。但是,如果我們忽略了引發腫瘤的體質病灶,今天切了一個瘤,日後還會長出千千萬萬的瘤。而體質病灶是指,我們自豪且珍惜的民主、自由、平等,其實體質上已經僵死腐敗。
我們曾經自以為傲的民主,現在,帶來什麼樣的政治機會、權力分配、治理成效?曾經的人權律師、改革鬥士、法學博士、民主學者,這些我們曾經認為這麼值得支持和信託的對象,後來讓我們何等失望?我們曾全力擁戴的,現在全力嘲笑譏諷,一次又一次。我們擔心中共控制台灣後停止選舉,但現在,選舉似乎也已名存實亡。
我們不斷選舉、不斷言論、不斷罵政府,政府被我們罵好了嗎,政治人物被我們愈選愈好了嗎?我們造了神,很快卻又發現只是神棍,下一個神,又能救贖我們嗎?
在318學運初始,我寫了文章呼應這個運動。但與這個朋友談話之後,我減少發言,觀察思索那些更重要長遠的體質問題。
學運之後,部分人在事件中灰頭土臉,部分人得利暗喜,但是,大部分的「台灣一般人」呢?服貿若逐條審查,國民黨逐條動員,民進黨逐條杯葛,無論結果如何「台灣一般人」會得到勝利嗎?服貿若在更嚴謹的防護下通過了,或即使它被阻擋了,中國大陸的影響力就不會進入台灣了?我們對服貿未來「可能造成」的負面影響膽戰心驚,卻對台灣內部現在「已經造成」的千瘡百孔視若無睹。
這幾年,一次又一次街頭運動,組織與運作是愈來愈成熟了,然而,是否有達成「改善台灣」的目標,這值得想想。要求某人下台,要求政府接受訴求…也許,在每次的個案中都有正當性;但是,這些作為的效果,是割掉了癌瘤後,維持半死不活的狀態,還是徹底讓國家社會體質健康強壯?
童話故事,好萊塢電影,往往結尾在「英雄打敗壞人,世界恢復寧靜,從此以後,和美女過著幸福快樂的日子」。今日,我們看台灣的形勢,是用差不多的思維嗎?
媒體、臉書上的朋友,嘲笑或怒罵的對象,集中在馬英九和江宜樺身上,情境似曾相似。30年前罵兩蔣集權,15年前罵李登輝黑金,5年前罵陳水扁貪腐,今日罵馬英九獨裁;找壞人,釘死他,認為這是解決問題。這樣的作法,從遠古就常見;歐洲中古時代出現焚燒女巫的熱潮,以為可以制止黑死病。
我們倒帶一下時空。陳水扁、馬英九、江宜樺,都曾是台灣政治人物中的一時之選,台灣人的眼睛沒有瞎。陳水扁是一流立委,績優市長;馬英九清廉自持,溫和節制;江宜樺聰明過人,富理想性。他們不僅公眾形象如此,他們身邊的人,在他們掌權前,對他們的評價都非常高。
在他們上台前,各方看好;上台時,各方稱慶;上台後,卻漸漸走味變調,變到讓人難以容忍的地步。為什麼?
是他們害慘了台灣現況,還是台灣現況扭曲了他們?這個問題,可以問嗎?
當我們總是把眼光放在對個人的好惡,我們會錯失更關鍵的原因。其實,現在有一些實況和制度病灶,造成任何人當總統,都會流於「昏庸荒唐」;陳水扁如此、馬英九如此,下一個總統,仍然如此。如果我們總是只把激情投注在對個人的鬥爭上,對不起,30年後,我們仍然罵政府;30年後,換我們的兒女攻行政院、睡立法院——如果還有政院可以攻,如果還有立院可以睡。
依據我10年來對台灣政府的觀察,台灣至少有5大體質病灶,我們若迴避或忽視,就絕對無法真正解決問題,改善大局。
病灶1、政黨政治+兩權制衡,設計矛盾造成必然毀壞
政黨政治的意思是,同政黨的人,為同一個政治目標努力,也為此負責。如果這樣,事實上,立法院還可能公正地制衡行政院嗎?立法院中的執政黨立委,對於行政當局決策,當然會護航,那談什麼公正監督?在野黨為求政黨輪替,當然恨不得對行政方的政策百般刁難、惡意阻撓,攤瘓或是勒索執政者。事實上,這個情況,陳水扁和馬英九任內,都一再重複發生。
美國,憑著較深厚的公民素養和政治文化,在政黨政治與兩權制衡制度下,政治勉強及格(但是漏洞已經明顯)。但台灣,連體質和土壤都沒有,矛盾的設計,使國會運作流於多數暴力,或是少數杯葛。這個情況,使總統不是看起來無能,就是看起來暴衝。
病灶2、政府人事與組織管理制度,如同腐敗長蛆的喪屍
所有成功企業,都全力在爭取人才、留住人才、培育人才,制定合理的制度讓人才能發揮所長。但政府,它的人事與組織管理制度,思維停留在1950年代。人事單位的業務主要是批核休假和處理旅遊補助等「福利」事宜。分科考試取才制度,看不出來一個人是否宏觀,是否有創造力,是否有服務熱忱。
政府的內部管理,重視上令下從,少有創新空間。政府內部的管理與考評,不重視事務品質,不重視徹底改善問題,不重視想像力和熱忱。政府組織,無法隨業務量變化而調整,經濟部由18個基層公務員來負責服貿的研議與溝通,不是長官誤判,而是目前行政規則僵化下的必然。
病灶3、善良台灣人的選票被人情、私利,與僵固認同綁架
「選賢舉能」是選舉的理想,但是現實中,什麼樣的人容易參選,容易當選?事實上,在許多選舉之中,能被選上的人是:花時間經營黑白金紅各種道上人情人脈、利用職權對親朋好友鄉里選民施予恩惠、用不太高明的方式經營媒體曝光與形象,或是訴諸族群、黨派、立場的忠誠與挑動對立。
病灶4、選舉機制迫使政治人物當企業家的乾兒子
現在兩黨的政治人物,要得到黨的提名,要花錢養人頭黨員,要花錢經營人際關係,要花錢養人馬幹部,要花錢選舉造勢…。政治要花錢,而且是大錢。錢從哪裡來,企業家給最快;哪些企業願意給,有求於政府的企業最願意給,兩者一拍即合。企業家幫政治人物當選,政治人物幫企業家得利。
病灶5、中國因素,我們沒有對應策略,只有投機與恐懼
事實是,台灣在中國大陸旁邊100公里,人民金錢資訊物品密集往來,中國大陸是台灣的工廠、市場,甚至是未來的人才庫、學生來源、夫家和娘家。中國大陸事實上就是我們最大的危機,也是最大的機會。而且事實是,我們可以割捨放棄機會,但無法阻擋危機。
我們的政府和政治領袖,不面對中國提出整體的方略。每當選舉,藍方政黨以大陸商機誘騙選票,綠方政黨以恐中情結勒索選票,往復拉鋸的結果,台灣內部對立割裂。中國大陸對台灣的影響程度日深一日,事實卻沒改變。我們都知道中共有對台灣近逼收編的策略,我們卻沒有吸附影響與借力使力的策略。
其實,在這些病灶下,不待中共破壞與干擾,我們自毀了本身的政府效能與經濟競爭力。也是因為本身的體質脆弱,我們的民主抵抗不了外在的侵擾、收買、利用、分化。
各地賄選價碼表,價錢比較貴的,應該高興嗎?
所以呢?
所以,我們,包括學運的領導者、參與者、旁觀者,都該認清。在這場學運之後,甚至在學運之中,我們都該開始思考、改善、扭轉大局和體質的病灶。專注於訴求,對於學運動能量是正確的,對於社會改革卻不一定。如果我們認定自己只是「反對者」,不以建造和社會的前進為己任,事實上不會比「依法定程序」潦草擬定、倉促通過服貿的官員及議員,高尚太多。
所以,我支持學運喚起社會關心議題,支持民眾參與國家的命運。但是,關心和參與,不該停留在「我們一起恨某人」的層次,不該認為某人下台、訴求被接受,民眾就「成功了」。沒有,我們的路還很遠,如果我們不一起走後面那一段路,我們永遠在泥沼之中。
所以,如果我們不願看到,即使運動成功,台灣仍然走向衰亡,我們就應該拿出譏諷馬英九、痛惡江宜樺的熱忱,來審視台灣的體質與大局:政府怎麼進行重大決策,怎麼執行,怎麼評核管理——需要我們打掉重建的陳舊與腐敗太多了。
所以,我們拿出KUSO鹿茸香蕉太陽餅的創意,延燒研究服貿條文的熱情,來對付我們面前真正深重的問題。我們已經做出了許多讓人驚豔的事、政府高層想不到也做不到的事。許多過去沒做到,沒做好的地方,我們來,做更多。
所以,如果我們不容許民主在外力之下毀壞,最好,我們也不要容許民主在我們自己手上被糟踏。
或許,我們面對的問題重大而且困難,用「愚公移山」、「衛精填海」還難以比擬。但我並不打算悲觀。看到我們對於社會有這麼炙熱的關切,看到我們有這麼多善意與創想,就知道沒有什麼真的不可能。
再說樂觀一點,今日,台灣有5大病灶纏身,我們還掙扎得活出「小確幸」,可見並非藥石罔效。如果這些病灶改善,體質強健,會有多大的活力、動能、成就被釋放出來,我們根本無從估量想像。
相关日志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