扭曲的金融,扭曲了实体企业;扭曲的实体企业,也扭曲了金融市场。钢贸、铁矿石等融资作用,扩大了金融风险。
中信银行原行长朱小黄称,2011年到2013年银行不良资产的增加主要是钢贸企业的不良贷款所致。中信银行曾在2013年12月12日宣布计提52亿元人民币的坏账准备。
对钢贸融资,银行进入诉讼、计提坏帐阶段,下决心快刀斩乱麻解决钢贸融资链。
钢贸类诉讼进入高峰期,上海一个月涉及钢贸的金融诉讼案高达348件,钢贸大王肖家守、"带头大哥"周华瑞被银行集体起诉。
钢贸融资暴露了融资领域的全部弊端。
首先,在经济上行周期,银行向周期性行业大量放贷,没有风险对冲手段。在厚利的的诱惑下,怀抱自己不会接到最后一棒 的侥幸心态。这在很多行业都有显现,有开发商进入商业地产已经严重过剩的城市,原因就是莫名的自信,认为自己的开发管理方式与他人截然不同,即使其他开发 商出现种种问题,自己也能独善其身。银行与企业都抱有此类典型的赌徒心态,导致风险控制形同虚设,2011年风险显现,但金融机构深入其中已经难以自拔,无法全身而退。
其次,市场上升阶段为获得融资造假横行,钢铁厂、仓库、银行、钢贸商甚至形成造假链条。
2012年下半年,钢贸融资造假链条大曝光。《21世纪经济报道》披露,钢贸商无钱还债而跑路,同一批货物重复质押,钢贸商与仓储公司联手制造虚假仓单骗取贷款,其中不乏中国远洋这样的大型央企。多家上市公司都曾碰到无法提取货物的情况。中钢天源和厦门信达在当年8月相继发布公告称,在前往仓储公司提取货物时遭到仓库拒绝。中储股份因自己仓库内的货物丢失而被建行以监管责任不到位为由告上法庭。
不可思议的是,当年12月20日晚,发布关于全资子公司东方贸易部分票据和货物存在风险的提示公告。核查发现,该公司10张总金额为1亿元的银行承兑汇票在传递过程中丢失,另有价值2000万元的货物去向不清。东方贸易近期经过核查发现部分票据和货物存在风险。
上述蹊跷案例显示,各大中小公司、金融机构卷入其中,钢贸融资后期在很大程度上靠造假维系,一旦钢价下行,火势很快蔓延失控。
第三,银行常用的关联担保、抵押贷款在特殊阶段作用。
抵押物发生变化主要因为价格变化,如钢、铜价格下降,都会引发钢融资、铜融资风险。另一个人为的原因则是抵押物造假,仓单造假,甚至内外勾结,防不胜防。
关联担保作为增信举措,在经济下行期,却成为全行业、全地区崩盘的重要原因。上海钢贸以福建周宁地区人士为首,同乡之间、行业之间的担保链成为拖累健康企业的导火索,风险一旦发作火烧连营。
银行初期风险控制不力,发现风险之后以各种方法加快抽贷,虽然没什么可以指责,但对行业的发行从初期助推发烧到后期雪上加霜,没有起到风险甄选的作用。
融资产品源源不断诞生。Mysteel Research估计,中国铁矿石港口存货的40%是用来作为给银行的抵押品。相似的是,今年1月,进口未锻造铜及铜材53.6万吨,创下月度新高。精炼铜进口量较前月跳增约四分之一,至纪录第二高位。路透社报道,业内人士指出,春节因素和融资铜需求是推高铜进口的主要动力。银行贷款越紧张,企业越是要融资套取平价贷款,争取生存空间。
作为最大的融资性资产,房地产在某种程度上也是老套的融资故事,地方政府得到资金,开发商与购房者都获得抵押物。实体经济并不需要进口那么多铁矿石、铜,但企业融资需要,相应的,我们不需要那么多房地产,但社会融资需要。
幸运的话,经济上升做实价格,如北京上海的房地产市场,不幸的话,出现行业泡沫崩溃,如钢贸,如温州房地产。
市场无信用,抵押物泡沫不可避免,中国人难道天生缺乏信用?
相关日志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