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營
曾幾何時,香港政府和保守派最喜歡用「政治化」和「搞政治」一類的詞語來攻擊反對派,似乎立法會議員都不是選出來從政的,又似乎政府真的只是一具超脫於政治之外的中性行政機器。這種想法背後的假設,乃是英殖後期漸漸被型塑而成的一種社會「共識」:那就是社會上的利益分化,政治上的傾向不一,政府應該試着把自己偽裝成一個沒有立場的協調者,甚至是一個凌駕於一切力量之上的仲裁者。而政府做到這一點的辦法就是把大量隱含了政治考慮的判斷,納進一套表面上看起來十分實際也十分合理的流程之內;用劉兆佳和金耀基當年的話講,這叫做「行政吸納政治」。
後來的學者告訴我們,所謂的「行政吸納政治」,只不過是個唬人的表演,當不得真。然而,大部份香港市民到底還是相信了這套表演,並且奉之為香港所以是香港的核心價值之一,覺得政府辦事不能太搞政治,反而得遵從一組既定的程序。就像一個自動生產食物的機器,原料從機器的這一邊放進去,按下按鈕,叮一聲,煮好的菜式就會自動出現在機器的另一端。流水生產,乾乾淨淨。
梁振英的班子很可能是英殖後期以來第一個公開違背這套原則,撕毀這份共識的政府。就像我之前曾在這裏說過的,這或許是個以改革者自居的班子。在他們看來,以往所謂「行之有效」的做事辦法,都有嚴重的傾向問題,不能再奉之為金科玉律。現在就是最好的時刻,讓政治回復它的真實面目,把到手的權力用到極處。
由於不想再偽裝下去,所以各種親疏有別的姿態都可以做得更加徹底。舉一個最瑣碎但又最鮮明的例子,每年七一的升旗儀式和慶祝酒會。上一屆的曾蔭權政府雖然最早提出「親疏有別」,但在七一慶祝這種表面工夫上頭也還是懂得做點表面工夫,廣發請帖,就像沈旭暉大婚一樣,來者不拒。可是梁振英上台之後,從前年年收到邀請的人,卻再也沒有了這種參演和諧團結大戲的機會。這些「非我族類」的家伙,儘管本來也就「其心必異」,難得梁班子裝也不裝,就是要用這張薄薄的請柬告訴你,你不屬於我的「香港營」。
假裝不是政治
新聞來得又急又快,今天再說香港電視的發牌事件,便如執着早已凋謝的黃花,大概不會引起太多人的興趣了。不過,我以為這件事情和它的後續發展,卻又真能彰顯出今天香港政府「搞政治」的辦法,是個認識今日香港極佳的樣本。
為什麼王維基拿不到那張看來似是唾手可得的免費電視牌照?經過兩個月以來的探討,坊間輿論的分析大概不出如下三種可能:首先是中央政府有人不信任王維基,深怕他日養成另一個如黎智英般的心腹大患(但請注意,我們實在不曉得這裏所說的『中央政府有人』究竟指的是誰?也不知道是那個層級的人)。其次,那是梁班子的核心與部份中央駐港人員太過害怕傳媒,就算王維基今天沒有貳心,也不願多具香爐多隻鬼,惟恐日後失控。最後,則是不願無綫和亞視受到衝擊。前者有李家背景,而且不敢過度放肆,後者則向來都是長年合作的好伙伴,更是全港唯一一個緊跟官方路線的電子傳媒。
三種可能皆是政治考慮,但也都相當正常。因為大氣電波事關重大,政府本來就會用「公眾利益」的名義干涉它的分配運用。問題在於梁班子不像其他更加成熟老練的政府那樣,以一個更加動聽的說辭掩護過關。相反地,這時候他們卻祭出了一連串的程序理由,試圖用那套他們很想否定的老規矩去遮蓋自己真正的政治目的。
我們如何曉得前述三項推測才是真相,又如何知道他們後來給出的一堆解釋都是虛言呢?很簡單,因為那些解釋通通都站不住腳。就說顧問報告好了,這是英治時代以來的香港政府最擅長使用的花招,任何出於政治考慮的決策都推到所謂的獨立顧問身上,似乎自己真的相信科學相信專業,結果如何都不關自己的事。梁班子拒發牌照給香港電視,仍然試圖襲用這手老棋,沒想到盤算不周溝通不足,竟然一下子就被顧問公司刺破了謊言。
等到被人逼急了之後,這個最痛恨港英留下來的行事機制,最想革除舊習的大有為政府,也就只好抱住那套舊制度的最後大腿了:行政會議保密制。
誰在搞政治?
在我看來,免費電視牌照風波最好笑的就是最後竟然鬧到了「行會保密」制度到底要不要堅守的地步。想當年,身為行政會議召集人的梁振英可是顛覆行會制度的頭號旗手,三不五時就站出來劃清自己和政府的界限,一有興致就把開會的內容放風給媒體廣佈。怎麼到了今天,他卻反而成了這套體制的忠實護衛呢?想當年,許多保守派媒體也很愛拿行會制度開刀,幾乎要把它說成是港英殖民的利器,怎麼現在卻又轉過身來,攻擊反對派是想「搞政治」呢?其實電視牌照事件之所以引起這麼多香港人的反感,正是因為它違反了港人和政府形成已久的社會共識,違反了那套大家都覺得有效公平的理性程序。按照這套共識,如果一家機構照足要求申請某項公共事務的開辦權,政府是不能在申請期結束之後才忽然改變遊戲規則的。香港人生氣,也是因為這件事改變了我們的營商環境。放在從前,這麼重要的公共事業投資,申辦者一定是在取得和政府的默契之後,才肯投入大筆資金去讓它接近現實的,而非盲目下注賭博。香港人憤怒,更因為大家都受夠了無綫電視一台獨大的局面,想為香港江河日下的創意產業找到一條生路。換句話說,香港人的憤怒可以說和政治沒有半點關係。是梁班子一個基於政治的決定,激起了香港人的怒火。是一群想看好電視劇的觀眾,和一群信任往昔政府行事程序的市民,莫名其妙地變成了「佔領中環」的潛在生力軍。
事到如今,政府和它的輿論盟友居然還倒過來反咬一口,說那些要求行政會議公開會議內容的人「想要衝擊行政會議的保密制度」,說他們「別有用心」,「懷着不可告人的目的」,硬把一件本來很不政治的事情變成政治。更甚的是,還要沿用一貫的鬥爭抹黑手法,揭露站出來反駁政府的專業顧問的家庭狀況,說她和她的老公與民主派暗通款曲云云。至少在這件事情上頭,大部份市民都沒有預期它和政治相關,是梁班子以政治理由促成了事情的爆發。等到局面不可收拾之後,他們的盟友卻又要說大家在「搞政治」了。如此荒謬,如此愚笨,這便是當前香港政局的寫照。
本文免翻墙链接:谷歌镜像 | 亚马逊镜像
相关日志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