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9月4日星期三

墙外楼: 大董受辱与中西烹饪交流

墙外楼
网络热门话题追踪 
Free Business Tech Map

Get the technology blueprint + discover the 4-part/12-month process that I used to build a raving fan base that buys over $250k of my stuff... per year!
From our sponsors
大董受辱与中西烹饪交流
Sep 4th 2013, 11:28, by 墙外仙

今天看到一个八卦,引起我的很多联想。故事与大董有关,也是我觉得北京最国际化,最能与西方一流名厨抗衡的中国师傅。

2009年,大董受邀去日本东京参加世界烹饪峰会。在峰会上大董遇到峰会名誉顾问法国的Joel Robuchon先生。当董振祥问他去过中国没有的时候,他回答说:"北京很好吗?我没有去过北京"。当我告诉他北京有很多法餐厅,并问他是否到过北京时,我分明看懂了他眼神里的不屑一顾——"北京很好吗?我没有去过北京"!我微笑着告诉他:"北京很好的,有很多好吃的,值得任何想真正研究美食的人一去!而且会让你去了之后还想再去!

大董受此羞辱,以后几年带领徒弟多次去法国,西班牙,日本,香港等地,反复地吃他们的顶级馆子,回来再不断修改自己的菜单。大董自己把10-12年称为自己的调整阶段,一直到去年,他才觉得自己慢慢稳定下来,该学的基本学会,创新也有了一定的积累,可以慢慢与西方一流厨师交流了。说到底,他花了几年,终于学会西方名厨的通用语言,这是非常有价值的一笔学费。与之相比,很多中国的名厨经常出国只是表演,恐怕连给别人羞辱的机会都没有。

中国菜并不是一个很全面的系统。它有很多自己的特色,也擅长处理一些特别食材(比如河鲜),是在味这个方面特别突出。但中国菜的也有很多软肋。比如中国师傅传统上并不擅长甜点和烘焙,而这是西餐的标配。中国师傅一般也不擅长使用搅拌机,比较讲究保持原料的原始形态,而在改变质感方面就弱得多。此外,中国厨师在装盘表现上也很落后,不大会选择新颖容器,摆放时也多追求对称。殊不知几十年前,西方主流餐馆就开始追求非对称的摆盘,对称就显得缺乏创造力。一流的餐馆,甚至会为一些菜品定制容器。

西方人往往会讲求一道菜的"平衡性"。这里的平衡是多个维度的平衡,色香味形以及质感都要平衡。比如咸鲜要与甜腻平衡,软糯要与弹性平衡,冷与热的平衡,硬与软的平衡等等。比如甜点一般都是软腻的食品,就必须放一块脆片,以达致平衡。所有的平衡都很微妙,比如大块的肉必须是"三分熟",如果有鸡蛋必须能流黄,过一分就老,差一分就不熟。所以法餐的一个基本要求是"热盘",装菜的盘子必须很烫,这样才能免于影响到菜品的平衡。端上桌来,摸一下盘子是不是够热,就能大致判断出这家餐厅的敬业程度。这些细腻的标准,中国师傅一般不熟悉。

明天是今年澳洲masterchef节目的决赛,我也想顺着这个节目继续探讨中西餐的差别。看这个节目已经几年,已经看到很多马来人,越南人,埃及人,印度人,斯里兰卡人脱颖而出,从来没有看到过中国人,连华裔都基本没有。前两年勉强有个华裔模样的男生杀入十强,人家也是马来西亚怡保人,离开中国不知多少代了。最初我一直困惑,都说中国人做菜天下无敌,怎么就没人在这种比赛里胜出呢。英语不好?这也许是个理由。但更重要的理由是,中国人做菜也不行。

比如说,西方人常用的一些酱料,中国普通人就不一定会做。美乃滋酱怎么调?卡士达酱怎么调?荷兰酱怎么调?又比如烘焙,最基本的司空怎么烤?苹果派怎么烤?冰淇淋怎么做?说到咸味的菜品,披萨底怎么烤?香肠怎么做?烟熏三文鱼的烟熏怎么做?这些并不难,但中国人传统上并不如此处理食材,极度缺乏经验和知识,往往看到题目就愣住了。

中国人的优势仅在于爆炒。有几次我看节目里给选手出题,选了大家很不熟的肉,比如鳄鱼肉,鸵鸟肉,鹿肉,火鸡肉等等,选手顿时傻在那里。大家都会烤鸡,可面对个头比鸡大得多的火鸡,烤箱应该用多少温度烤多少时间?我就想,如果落到中国人手里,那只要能炒就炒,毫不犹豫。不管你什么肉,中国人都能用炒的手法来做熟并入味。但战场如果转移到烤箱,那么中国人反而更无力。

中国人还喜欢熬汤,煲汤。中国厨师往往把自制高汤作为看家法宝,所谓厨子的汤,唱戏的腔。可西方人少有这个概念。即使是汤,多半也是搅拌机打出来的浓汤,介于固体和液体之间,不能接受完全流质的汤。如果说这是sauce,量也太多了。在烹煮时,西方允许使用盒装的"牛肉汤","鸡肉汤",认为这和罐装番茄酱一样,只是食材的一种自然加工方式,并没有神秘的"高汤"价值。总之,高汤这种中国厨师最拿手的料理方式,在西方厨师面前也并无多大意义。

菜品一般有口味和原料这两个基本维度。这个世界的味型丰富多样。站在澳洲这个坐标,大家只能用泰式,越式,马来,中国,印度,中东,地中海,墨西哥式来区分。对于中东专家,还应该能说出埃及,伊朗和巴基斯坦菜的巨大差别。但一般的澳洲人说不出来。即使这样,澳洲人的口味已足够复杂。这里的人对于意大利菜,希腊菜,越南菜和爱尔兰传统菜都有很高的鉴赏力,对于中餐至少也知道粤菜和川菜的区别,这些都是澳洲人注重多元文化繁荣的标志。反观中国人,即使身居海外,能熟知他国口味差别的也极少。

同样的,在原料问题上,中国人的见识也不见得很广。有一次我看masterchef让选手认食材,大家竟然都认不出藕。不过反过来想,中国人也不见得能分清楚迷迭香和百里香,班兰叶和咖喱叶等。中国人会认识很多鲜鱼,但在各种牛肉的认识上,恐怕又不及西方人了。我们不必把目光对准西人,就看周边的越南人,印度人,马来人或埃及人好了。不管电视上,还是生活中经历的餐馆,我已见过很多能非常准确理解以法餐为代表的西餐,并能将法餐与本身族群的菜肴相融合的高手。最根本的一点,我看他们都没有中国厨师所背负的莫名其妙的文化负担。

前面所说都是中国菜走向世界时的重大缺陷,被Joel Robuchon所不屑也就很容易理解了。在东京,香港,新加坡,迪拜,甚至印度孟买都能找到很多理解这套国际美食话语的餐馆,而在中国,北京,却很难。这也是Joel Robuchon并无在中国开店计划的原因。中国人不炒作厨师,不理解品牌,那些国外家喻户晓的明星厨师都出过无数菜谱,可是在中国几乎没见到相应的翻译出版。这就表明中国人多没有意识到这个缺陷,即使专做美食节目的电视导演也是如此。偌大中国,北京上海都找不出多少fine dining(只有恶贵的烧钱会所,通过酒和珍贵食材来提高身价,却不注重烹饪本身),找不出国际公认有影响的明星厨师,那么再举办以业余选手为参赛者的masterchef又有什么意义。

不管名牌包还是钻戒,都可以想尽办法带回国内,或者直接在国内开店。唯有fine dining做不到。好的米其林馆子,非要亲身经历才有体会,里面不光包含了高超的烹饪技巧,还包含着整体上对dining这件事的理解。若是移植,也要连带这种餐饮文化一同移植。当然我对中国师傅还是充满期待,因为我也看到了很多聪明人和聪明菜,西方的烹饪手法并无多少神秘,不难学会。但真正要改变思路,能够参与全球性的fine dining层次的对话,中国师傅还有无数路要走,经历大董那样的文化冲击怕是必由之路。

相关日志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